★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论文鉴赏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改革与探索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2日 09:46 点击: 172 发布: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改革与探索
杨楠* 
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    湖北·武汉430068
摘要  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是目前学科发展和研究的热点领域,而对于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是高校及研究机构交叉学科面临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我校特色学科“食品科学-亲水胶体”学科,探讨了学科背景、特色和培养目标,并围绕交叉学科研究生的招生、课程设置、培养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食品科学     教育教学论坛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Postgraduate training
 
Yang Nan *,
 
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 and Food,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8
 
The intersection and amalgamation of disciplines is a hot field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at present, and the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terdiscipline graduat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this paper, the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of food science hydrophilic colloid are discussed, and the problems of recruiting students, setting courses and training methods of interdiscipline graduate student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interdiscipline; Postgraduate training; Food Science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和细化,各学科研究不再是局限于某一单一领域的研究,而是出现了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即跨学科跨领域的科学研究。所谓交叉学科,就是指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形成了互相交叉综合的局面。交叉学科研究的兴起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比如生物,物理,化学学科间的交叉,使很多前沿科学问题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学科交叉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科研人员肩负着推进交叉学科发展的重任,应积极汲取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文化,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不断推动学科进入新的研究领域。根据研究内容,水平和责任的不同,交叉学科的研究人员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和教研人员。其中研究生是交叉学科的重要参与者。根据当前教育模式和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立高质量的交叉学科对于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而反过来交叉学科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研究,特别是研究生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3]
二.学科特色
食品科学是研究食品的性质、加工过程的原理,包括从原料生产、处理、加工、运输、销售直至最终消费的各个方面,以及导致食品变质的因素、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科学。在食品科学的研究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包括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等多种相关学科交叉[4,5]。我校食品科学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特色学科,拥有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微生物技术及应用高校自主创新基地、湖北省食品及微生物研发推广中心、中英共建湖北工业大学菲利普斯亲水胶体研究中心等多个省校级研发平台。
三.交叉学科下研究生培养目标和任务
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高度,是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人才培养观的集中反映。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质量和高度。交叉学科的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多学科交叉应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表现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形成开放性思维模式、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最新成果、以创造性地解决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6,7]
因此交叉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与培养重点是通过完善、改进,甚至提出新方法,培养研究生广阔的视野、创造性的思维、良好的创新品格,以便于更好的进入新的研究领域,为科研创新提供更广阔的天地。随着食品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被应用于食品科学研究中,为了能够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食品类人才,我们需要在食品科学的教学中不断加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医学和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与技术。
四.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法探讨
交叉学科人员中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是交叉学科研究的后备军和生力军。研究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活跃的思维,旺盛的精力,与教研人员有良好的互动,可以不断给实验室科学研究带来新鲜的创意和变化。培养好研究生,有利于交叉学科研究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 学科课程设置
由于交叉学科研究存在学科间的融合,而同时又产生了新的学科,因此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要不同于传统学科体系。而应该尽量将传统与新学科统一起来,即把研究方向上的差异与基础学科统一起来,又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进行课程设置。食品科学的人才培养中更要根据学科交叉的需求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1)首先以中心学科为主,相关交叉学科为辅,适当增加跨学科选修课程;(2)其次增设前沿的交叉学科选课课程,注重国际化培养,促进学生交叉学科知识结构的形成等;(3)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相关交叉学科的成熟专业设置,增设符合我校食品科学实际发展的交叉学科专业。
(二) 学生的选拔和前期引导
合理有效的交叉学科研究生选拔方式,可以吸引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研究生,促进学科间的沟通和融合,使不同学科的研究生从多角度对研究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在多学科的融合、互动和多向交流中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因此在研究生的选拔招生中可以适当放宽研究生生源的学科、专业背景限制,鼓励并实行跨专业招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交叉学科研究生的报考提供保障,从而可以招收涉及交叉学科领域的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互补。
(三) 教学及导师指导
从科研角度出发,科研项目从立项到完成的整个过程,要求参与研发人员有宽厚的知识基础,掌握或者了解所有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这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注重和抓好课程的教学工作,使研究生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这要求从课程的设置,教学以及评估考核,都合理有效,使学生尽早且系统的了解相关知识背景,了解从事的研究的意义和应用,提高从事该研究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实践教学,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学术活动,了解该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科技前沿进展,促进学生知识的交叉融合,激发研究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在研究生进入项目研究阶段后,传统一般采取是导师与学生一对一培养模式。对于亲水胶体交叉学科,我们鼓励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及科研过程中的思维碰撞。因此,除了上述课程设置方面的灵活多元化外,还应该在导师安排,教研人员配置,资源利用等方面实施交叉融合,取得最优效果:(1)研究生课题来源和选取可以通过导师之间的交叉合作来完成。交叉学科的教研人员应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和互补性,其从事的课题往往也具有交叉性,因此可以通过导师之间的交叉合作,丰富研究生选题范围,为交叉学科研究生提供更多的机会。(2)研究生的指导可以通过不同导师合作指导来完成。除了选题交叉外,在实际科研工作,即使是单一课题,往往也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知识,因此可以采用导师联合指导的方式提高研究生的培养效果。除了中心内导师联合指导外,我们也可以采用校外甚至国际间不同背景导师对研究生的联合指导和培养;(3)建立具有交叉学术背景的教科研团队。随着研究方向的发展和研究生培养规模增大,对于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仅靠单一导师指导,已经不能适应需求,而通常需要建立学科导师组或团队来保证研究生的科研创新。通过导师组或团队,集思广益、资源共享、相互渗透、学习,使研究生开阔视野,促进知识的更新与学科的发展。(4)完善政策制度,鼓励激励教科研人员指导研究生的热情。即为交叉学科的科研人员创造条件,鼓励和激励展开交叉合作,同时又要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保障学校多学科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比如完善晋升和职称评审等方面的政策,增加科研人员能力提升的进修或交流机会,提高经费支持和资源配置等。
(四) 互动交流
在研究生的指导工作中,我们要探索多重途径,加强交流互动。重点通过创造多种途径和机会,有效提升研究生对本研究及相关交叉学科研究的认知和兴趣。如上面提到的研究生的硕士课题可以通过接收来自不同学科多名导师的指导来完成;也可以与其它专业的学生共享一个办公室,时常就各自领域的观点或进行讨论;更可以参加其它学科的研讨会或多学科会议从而加强其交叉学科研究的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科交叉和融合是目前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对于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需要强化研究生的学科交叉意识,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结合湖北工业大学的“食品科学-亲水胶体”研究方向,在学科特色、研究生招生,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指导中的问题和方案进行了探讨,希望充分依托学科优势,通过多元化课程设计,导师联合培养,交叉学科背景科研梯队建设等方式,提高我中心的研究生教育培养能力和水平,使研究生更好的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 蒋亚立,王彪.浅谈研究生交叉学科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第1期).
[2] 刘莉,孙丽.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第51期).
[3] 潘松.关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教育的一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第5期).
收稿日期:2019-3-20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