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收录论文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机制的探讨——以塔里木大学农学专业为例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2日 09:46 点击: 932 发布:塔里木大学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机制的探讨
               ——以塔里木大学农学专业为例
        赵书珍 ,文卿琳 ,罗新宁 ,李 玲 ,万素梅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新疆 阿拉尔,843300
[  ]基于新农科背景下,针对传统农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和方案,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科研能力,激发了学生知农、爱农,爱疆、爱国的戍边情怀。在新农科发展背景和课程思政改革下,农学实践教学课程不但是农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更是农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农学实践课程不仅具有培养学生实践基本操作技能、科研能力、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知农、爱农、为农的专业情怀。然而传统的农学实践教学机制、教学内容难以满足新农科背景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8-2020,塔里木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 “棉花全产业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棉花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项目编号:TDGJZD1804) 。
[作者简介]赵书珍(1970-),女 ,新疆阿拉尔市人,本科, 塔里木大学,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及栽培育种;万素梅(1968-),女,新疆阿拉尔市人,博士 塔里木大学,教授【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为旱区农业资源管理及高效农作制度。
 
 《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和《北京指南》为全国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塔里木大学农学专业积极响应,认真组织开展调研,紧密结合新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围绕新疆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大力推进、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大力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农业专门人才,为新疆尤其是南疆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目前实践教学现状
1.1学生因素:近些年塔里木大学不断的扩大招生规模,带来的结果是学生素质良莠不齐,有些学生学习力差、来到学校学习目标不明确,专注点不在学习上,上课追剧、打游戏、睡懒觉等,欠缺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有些学生认为上了大学进了保险箱放松了学习,大部分时间用于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勤工俭学、谈恋爱等;当然有些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但是对自己的专业缺乏激情和热爱。
1.2实践教学课堂现状:有些学生对本次实验课内容及原理不明确,课前不预习,在实验课过程中学生按老师讲的既定的流程进行操作,不思考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对实验、得出的结果、结论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2 实践教学改革设计思路
2.1建立QQ、微信群、钉钉、智慧树,线上线下相融合,开展师生互动
由于不同的班级学风和班风不同,学生的认知层次也各不相同,有的同学对实验内容比较盲目、思路不是很清晰,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对实验的原理及实验步骤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加上在实验课上有限的时间不足以让教师了解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因此教师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如建立QQ群、微信群、钉钉群、智慧树群等开展师生、生生互动,首先教师在建好班级的QQ群或者微信群里提前布置下节实验课课件内容发送到群里,在钉钉群、智慧树里可上传本次实验操作过程,学生通过老师在不同的群发送内容布置相关的实验课内容进行提前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对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可查文献书籍或询问老师、同学,这不仅可以促进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提高了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2.2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课时数比例,扩宽学生思维推理能力
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不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有重要意义。例如实验“MS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及接种技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行组队,小组成员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农作物做外植体材料,并通过中国知网、图书馆查找相关文献、书籍资料等,查阅所需外植体激素组合、培养基成份、光照和温度,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并提交实验方案,指导教师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给予实验方案修改,避免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走弯路;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学生会主动去思考和探索未知,并开始大胆假设[1]
2.3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开放实验室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能力和更多的实验及实践资源,给予学生进行大胆尝试和实践的环境及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学生在查找文献过程中遇到“医用卡那霉素在转基因抗虫棉的应用”,学生想通过自己做实验过程中验证医用卡那霉素对转基因棉与非转基因棉幼苗叶片涂抹后生长后期有何变化,学生通过提交实验室使用申请并批准后,进入实验室完成自己的实验设计,并在实验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去验证完成所查相关文献资料数据,在验证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解决某些问题、验证某些想法之后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2]
2.4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校外学科竞赛扩大本专业的影响力
将部分重点实验课可以做为学科竞赛推向全校师生,通过在校园网上、教学楼、宿舍、餐厅门口张贴广告发布相关竞赛通知相关事宜,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例如:“小麦的有性杂交与自交”,比赛分:动员、宣传、报名、初赛、复赛、决赛,表彰与鼓励,竞赛现场可在学校的农试站直播的方式线上线下同时进行,构建互联网+青春互动教育平台,目的让不同专业、学院的学生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在线、现场观看现场比赛并参与进来,即保证的比赛的公平公证又加大了本专业宣传力度。
2.5鼓励学生参加《塔里木大学国家大学生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培养本专业学生培养学生知农、爱农、为农的专业情怀
由于大学生群体在实践动中缺少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习惯于被动接受或服从于教师指导,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不足。通过组织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创业、创意能力。例如:我系组织农学专业的学生针对南疆有些团场的个别连队因语言不同(民族连队和乡维吾尔族农户)等原因,出现棉花生产技术上落后,产量低的现象,组织公益性红色专项团队“棉花生产技术服务宣讲团”,团队成员由民族同学和汉族同学组成,高年级同学带低年级低年级同学,对民族连队和乡维吾尔族农户使用“双语”针对棉花不同生育时期管理、田间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及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技术,解决了民族连队因语言问题导致专业技术障碍,学生通过组建团队,分工协作、主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文献资料查阅、撰写项目策划方案,由老师带队走到生产第一线,对生产技术不足,管理能力不够农户进行棉花种植知识进行宣讲,现场技术指导培训及网络直播线上棉花高产技术的普及,在宣讲的过程中不但连队职工棉花种植技术、产量得到了提高,还将学生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的结合,了解理论和实际应用的差距和联系,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进而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知农、爱农、为农的专业情怀。在此期间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新资源,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将为创新型社会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3]
2.6让学生走进学校合作单位、团场进行生产、毕业实习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说:“年轻人不能认为进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就等着将来直接分配到机关,一定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你们虽然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实践结合,才能把‘水分’挤掉。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干货’”。
因而只有走到生产、实践第一线,学生才知道自己所学知识有多少泡沫和水分。当学生走进学校合作团场、连队与学校合作团场、连队确定实习内容、制订实习计划,让学生按照预设的岗位进行顶岗实践,学生分批次送到兵团各个团场、连队,走向田间地头,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胡杨精神,感受到农业农田实践中的乐趣,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需分阶段进行线上生产实习汇报考核,对没有达标完成任务的同学利用节假日进行补充完善实习内容,并进行再次考核,对再次不达标的同学可放入下届同学重新毕业生产实习,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紧迫性、积极性、自主性,这样不仅生产实习内容目标明确、充实,还让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得到有机的结合,为兵团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服务国家屯垦戍边奠定基础。
2.7重视提高毕业论文教学,努力培养学生“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
毕业论文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科研能力、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解决实践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扩宽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但由于部分学生对自己论文不够重视导致毕业论文质量参差不齐等;其次因个别专业学生多,导师少,有的导师指导学生数多(指导学生达20名以上),加上课程任务重,导致教师精力不足没有过多时间对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撰写等过程指导的不够细致,使毕业论文整个管理过程中过于松散处于放松式的管理,造成学生自由散漫,因而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因此学院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出台了以下规定:组织本专业的学生在大二提前进入课题组跟着高年级学生一起做课题了解科研过程、学习科研操作方法。要求农学专业学生在大二下半学期开展本科毕业论文动员大会,进行分组:栽培组、育种组、棉花班,并把相应的指导教师工作成就、研究方向做成海报、院网上进行宣传,供学生进行选择,学生再根据自己喜好的课程、自己熟悉的作物,选择课题研究作物及方向,选择课题组和指导老师,然后由指导老师培训学生如何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接受任务书,开始文献查找、实验设计,数据的采集等,并从高年级学生中选出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同学为组长,进行进行监督、检查,汇报任务完成情况等,同时组长传达本课题指导老师的科研任务及协调组内成员之间关系,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学生从选题至论文答辩结束不盲目,有部分学生在跟着学长在课题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对收集的数据的目的可以做什么都很非常盲目,为解决学生在执行课题过程中的盲目性,需课题论文指导教师每两周组织课题组成员指定拟定的选题方向做文献汇报、课题进展ppt报告,在汇报的过程中对在实验方案有疑议的地方进行修改、讨论。学生在从毕业论文选题到提交一份非常漂亮的毕业论文。
2.8建立合理实验课程考核机制,多维角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目前实验课学习考核过于单一,学生实验成绩是教师通过学生实验报告、考勤情况作为实验课成绩的评价依据,具有明显的片面性,部分学生的实验报告存在抄袭实验报告现象,数据雷同现象较多,给实验成绩评分带来困扰,对独立完成作业的同学也不公平。同时,实验报告无法真实反映学生课上动手操作能力。所以一般当实验课程全部完成时,需挑出部分重点实验名称进行编号,学生抽签接受任务,进行现场考核:实验步骤操作方法是否正确、娴熟,仪器的使用是否规范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是否正确;每学期要求学生根据系列的实验内容综合实验结果,提高总结归纳能力。
2.9思想素质教育及安全意识贯穿实验教学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责任心
在实验教学中除了教学生做好实验之外,在课堂上同事也要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个别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完成实验,学生甩手走人,以致实验现场脏、乱,教师要及时批评教育,批评的目的是为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完实验,将实验现场收拾干净、整洁,这是对老师的尊重和敬畏。在实验课的整个过程中培养大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及正确的三观。
2.10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文化教养。
由于有些综合性实验、设计性时间较长、内容较多,学生需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并非完全都有教师监督指导,个别学生会出现应付的心态,导致实验结果不真实虚报实验数据等现象。因此需注重大学生学科科学素养的培养:首先鼓励学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成果,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例如: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本科毕业论文奖”对做本科毕业论文的学生在不同刊物发表的毕业论文者给予相应的表彰与奖励;其次为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调研活动,根据调研活动发现生产第一线急需解决的问题做研究,对获得研究有成果的同学可以考虑在考试成绩上给予恰当的加分,这样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主动性多了,气氛会活跃起来[4]
3 结语
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可以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秉承塔里木大学红色传统胡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思政教育贯穿实践教学全程,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结合农学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学农爱农、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扎根边疆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具有家国情怀、担当奉献的戍边人。

[参考文献]
[1]濮晓珍,徐文斌,黄刚,肖守德.“双创”教育背景下植物学设计性实验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73-174.
[2]张蕾,王兴华,路璐.开放实验室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61-62.
[3]任金恒,徐永涛,霍宁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路径研究[J].科技风,2020(16):52-53.
[4]任志玲,付华,郭瑞.在科研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8(Z1):71-72.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Mechanism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Agronomy Specialty under the New Agronomy
 —— A Case Study of Agriculture Major in Tarim University
 Zhao Shuzhen Wenqing Lin Li Ling Wan Sumei *
      College of Plant Sciences, Tarim University, Alar, Xinjiang ,843300
Absrtac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form measures and scheme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agronomy major. Through the reform of practical teaching,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ccomplishment and innovativ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re greatly improv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griculture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of the curriculum,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ourse of agriculture is not only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agronomy, but also a backbone course for agronomy. The agricultural practice course not onl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basic operation skill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comprehensive accomplishment and innovation ability, but also cultivates students' professional feelings of knowing agriculture, loving agriculture and serving agriculture.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practical teaching mechanism and teaching content of agronomy are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e, and the reform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agronomy specialty is imperative. [Keywords]: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in Agronomy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