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收录论文
“课程思政”下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研究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0日 09:26 点击: 1400 发布:

 

 “课程思政”下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研究

陈磊磊 

广州航海学院  港口与航运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725

 

[摘  要]课程思政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教师是建设的“主力军”,其中,专业课教师是“中流砥柱”,辅导员是“政治委员”。双方在育人对象上同源、工作场域上互补、方法上互相借鉴,然而,也出现了协同意识失衡、协同功能失位和影响力失信、协同成效失范等问题。笔者运用“协同论”进行理论归因,从“自组织”的角度出发,提出构建以资源整合为核心的保障机制、以考核评定为核心的制约机制、以奖惩创新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形成“催化”协同育人工作的外在力量,以期双方形产生协同育人效应,落实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课程思政;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协同;机制

[基金项目]2020年9月,广东省教育厅,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2020WQNCX130;2021年1月,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社会学想象力”对学生提升思政课价值认同度的效能分析,202103G44。

[作者简介]陈磊磊,(1987-),男,汉族,山东省肥城市人,广州航海学院港口与航运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十九大再次明确了这一任务,并创造性地确立了“三全育人”的理念,作为对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回应;继而又创新性地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

弄清“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探讨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逻辑关联,构建两者协同育人的机制,成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总要工作。

一、“课程思政”

(一)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3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20年5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出台,标志着“课程思政”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思政教育不只是思政教师单个群体、单条线的任务,而是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所有工作的根本任务。习总书记的相关论述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遵循。那么,什么是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它围绕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1] “课程思政”的“主力军”是教师,“主战场”是课程建,“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所有老师、所有课程都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自2012年开始在上海开展试点,到2014年《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出台,再到2017年12月教育部第一次写进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基本遵循了实践上从单个试点到全面铺开、认识上从具体探索到抽象概括、理念上从感性工具到理性价值的螺旋上升。 [2]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是教师

课程思政不仅是“课程育人”的具体阐释,更是高校“全员育人”的根本要求,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是“主力军”。

1、 专业教师是主力军中的“中流砥柱”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一名专业课教师,首先要把握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特征,即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首先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就是要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这就要求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科专业、什么样的课程,教师首先都要有明确的政治意识,都应具备落实“课程思政”的意识自觉和行动跟进,紧紧围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义的主线,紧紧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律意识、道德修养等供给内容,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职业理想道德教育等方面,深挖课程的思政元素,提高育人成效。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专业课教师要扭转以往重教书、轻育人的意识,解决好专业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自身要受教育,提高思政素质,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拥护者,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还要争做“四有”好老师,能够用真理感召学生,用理论赢得学生,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老师。

2、辅导员是主力军中的“政治委员”

首先取决于其政治属性。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之一,辅导员以往主要通过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政等形式践行育人使命;立足新时代,“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政教育最新的实践形式和手段,不仅提供了崭新的工作平台和可资发挥的广阔空间,而且也对辅导员的育人意识、能力、方式方法提出了新挑战。

这就要求辅导员不仅要主动拥抱思政教育的新观念、新载体,而且要主动更新育人意识,准确把握角色定位,探索思政教育的新方式、新方法,主动研判、把握新形式、新规律,坚守“四个相统一”,保证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

其次取决于其身份属性。辅导员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主体,多数情况下对学生能够完成从入校到毕业就业指导的全过程;也基本能够涵盖学生学习、实践、网络、管理、服务、心理、资助等的全方位;在日常的学风建设、走访宿舍、谈心谈话等过程中,掌握了多种“撮盐入水”而渗透力极强的思政教育方法;在线上线下的不间断交流中,又基本能够掌握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与诉求,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状态,熟悉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话语体系,在学生中具有较好的话语权和感染力……这种身份属性能够使“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更好地针对性、亲和力,促使建设效果入脑入心。

第三,取决于其桥梁作用。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学生及学校管理职能部门之间的桥梁。他们既可以将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联结起来,形成“思政教育育人共同体”,将思政课“第一课堂”的显性教育与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学生“第二课堂”的隐性教育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育人主战场”,而且能够将学生的动态诉求、意见建议反馈给老师们,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同时,还能够成为专业课教师与学校各管理职能部门的桥梁,实现信息沟通、反馈与协调。

二、“协同育人”与“协同论”

如何构建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系统机制,力求“1+1>2”的协同效应,日益成为显性问题。

(一)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与三个问题

刘洋[4]、严永旺和彭雅婷[3]在分析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的内在逻辑时指出,两者的工作对象都是在校大学生,工作目标都是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在根源上具有同向性;在工作场域上,专业课教师“第一课堂”和辅导员“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具有互补性;在方式方法上,双方相互借鉴、相互渗透,能够逐步实现自动耦合、同频共振。

但是,两者的协同育人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长期以来,专业和思政教育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导致多数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均停留在责任担当的底线思维上,两者均很难从大局出发来主动承担起“主人翁”的责任。尤其是辅导员,他们在长期的学生工作场域下,重事务性工作而轻思想引领,重“第二课堂”而轻“第一课堂”主战场,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模糊,并逐步走向“边缘”,双方主观认识不足导致协同意识失衡。

专业课教师自身政治意识、思想政治素养、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主动性和敏感性、思政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对课程思政价值内涵的把握力度等欠缺,辅导员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对口、埋头于日常事务性工作而轻理论更新等,双方内在能力不足导致协同功能失位和影响力失信。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未构建完善,与之相应的主体责任不清,学生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不畅,保障、制约、激励等外在机制不全,导致协同成效失范。

(二)“协同论”是理论归因

协同育人的理论归因即“协同论”。要解决协同育人的问题,就要回到结构功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协调控制原理,回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即 “协同论”。

赫尔曼·哈肯的协同论,又称“协同学”,其中包括“协同效应”和“自组织”[5]两个概念。其中,协同效应是指子系统之间在非线性的联系与互动中,推动系统整体逐步走向有序的现象;而自组织即在一定外界条件作用下,系统内各要素克服独立运动而自发产生协同的现象,自组织除了要求系统处于开放状态外,还要有外界环境力量的介入,通过外界力量作用于系统内部机制,促使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最终发展成为有序结构。

从自组织的角度出发,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需要构建保障机制、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促成“协同效应”。

三、保障、制约、激励机制促成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不仅复杂,而且系统,它不仅需要在开放状态中,协同主体之间互相联系、协作、配合,而且要求系统要有自组织形态,能够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系统迅速自动做出反应,调整已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最优化的协同目标。[6]

(一)以协同资源整合为核心的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凝聚专业教师和辅导员育人合力的关键,也是基本制度保障。按功能特征划分,保障机制分为协同理念引导机制、协同资源整合机制、沟通平台建构机制。

在育人理念引导上,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作为主力军,首先要高度重视,创设情境加强意识培育和方法学习,主动参加会议、视频、讲座等形式的指导交流,强化“守渠种田”的责任意识,树立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等理念的价值意蕴学深、弄懂、悟透、做实的信心;在协同资源整合上,辅导员可以与专业课教师 “结对子”,一对一交流思政资源挖掘方法和学生动态,也可以邀请思政教师、优秀学生等组成课程思政建设团队,围绕专业科学发展史、学科代表人物典型事迹、学科基本原理、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培养、专题案例选取等,各取所长,协同备课,探索研究课程思政建设的普适性实践路径;在沟通平台搭建上,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首先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搜集与课程思政相关的元素,开展学习、工作经验交流,提高沟通效率,解决时间、空间等障碍因素,实现资源集成、信息共享、交流互动,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线下学院层面的教学和学工联席会,完成意见反馈,保障资源共享、信息对称、合力育人。

(二)以考核评定为核心的制约机制

制约机制是协同育人工作效果的重要保障。在制约机制中,首先分清楚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双方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目标、标准、职权等,使其有为有位、有为安位、有为守位、有位守责。

但是,即便职责明确,也不能完全依靠育人主体的自觉,考评机制则是加快协同育人工作进程的推动力,是提升育人质量的有效手段。在考评机制中,要将“课程思政”落实情况、接受协同育人培训时的日常表现和培训成绩等,纳入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的考核标准中。

“课程思政”建设由于主观性强、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和评判标准,因而在考核中很难定性。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尝试横向上从教学水平、育人水平、工作效果三个维度,纵向上运用学院、思政工作者和学生互评打分的方法,构建评价体系,量化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工作,并适当分阶段逐步调整考核比重,形成协同育人的“硬约束”。

(三)以奖惩和创新为核心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协同育人的动力保障。我们可以考虑在教师年终考核、职称评审、职级提升、干部提拔等环节,将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的成效凸显出来,作为必备条件,并予以适当倾斜和奖励;给予“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好的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以工作量补贴,在绩效考核中,适当减少专业课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量;设置“课程思政”建设专项奖励制度,鼓励双方在科研、教学、学科竞技、创新创业竞赛等“第二课堂”领域,协同做出成绩等。

“课程思政”是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教学资源信息不断整合的动态过程, [4]涉及到专业学科与思政课的交叉融合,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只有协同育人,才能围绕课程思政进行教学科研立项,并深入理论研究;通过协同育人工作,双方也才能协作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推进特色教学资源和优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将课程思政“第一课堂”的成果延伸到学生工作“第二课堂”和网络思政“第三课堂”中去。

 

 

[参考文献]

[1]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育,2017(07):10-14.

[2] 冯惠芳.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综述[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0(06):79-84.

[3]严永旺,彭雅婷.辅导员参与专业课“课程思政”路径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7):68-71.

[4]刘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0):63-65.

[5]H. 哈肯. 协同学导论[M].张继岳等译.西安:西北大学科研处,1981:158-162.

[6]汪志君.基于系统论的高校“全员育人”工作机制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6):83-86.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Between College Counselor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eilei Chen

School of Port and Shipping Management, Guangzhou Maritime College, Guangzhou 510732, China

 

Abstract: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ans that courses carry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ideology and politics reside in courses. Teachers are the "main force" of construction. Among them, professional teachers are the "mainstay", and counselors are "political commissars". They share the same education targets,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the work field,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in terms of methods. However, problems such as unbalanced synergy conciousness, out of coordination function, and out-of-standard synergy have emerged. Starting from the "synergy theory", the author constructs a guarantee mechanism centered on resource integration, a restriction mechanism centered on assessment, and an incentive mechanism centered on rewards, punishments and innovations, thus forming an external force involved i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t is expected that both parties can collaborate and form a synergistic effect.

Keywords: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nselor; professional teacher; synergy; mechanism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