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收录论文
《生态学》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9日 08:03 点击: 146 发布:(江西农业大学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生态学》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

崔立操 ,上官宏斌 ,李逸寒  

(江西农业大学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摘  要]:课程思政是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回归育人,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具体做法。生态学被誉为“连接科学与社会的桥梁”,与课程思政的建设有着必然的契合点。在新形势下将课程思政与生态学教学有机融合,已经成为高校生态学教师面临的首要困境,本文就教师人才培养、融入方法创新,考核方式完善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能更好地推动高校生态学教学创新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 生态学;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

[作者简介] 崔立操(1989-),男,山东滨州;博士,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生物信息学;上官宏斌(2000-),男,河南三门峡,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生物信息学;李逸寒(1992-),女,江西抚州;博士,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病毒学

[基金项目]2020年江西农业大学教改课题校级项目:“《普通生态学》微课建设与应用”(043230039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2-12-23

 

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自此拉开了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的序幕。生态学属于理学的一级学科,该专业课程中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意识建设与环境问题的反思都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重要体现,因此生态学开展思政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设生态文明是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当的时代责任[1]

一、生态学课程思政开展的必要性

(一)、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教育环境背景下,单一的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师生的要求,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不仅为高校德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同时也是“大思政”政策的必然要求。教师的思政水平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效果。授课教师需要在新形势下掌握新颖教学方法的同时归纳挖掘归纳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在思想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帮助,促进学生思想转变,为专业课教育提供帮助。专业课程教学是高校课程教学的主阵地,在此基础上将其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是提高思政教育实效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落实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政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2]

(二)、提高生态学课程教学深刻性的有效途径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资源被不合理的利用,加之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生态环境的质量急剧下降。对大学生来说,在家中是父母的宝贝,在学校是生活在象牙塔的宠儿。摆脱了“靠天吃饭,靠地养人”的父辈生活,选择用知识的力量改变现状。尽管这种方式带给了他们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也钝化了当代大学生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些大学生宁愿看剧、打游戏,也不愿意关注身边的生态,更不用提切尔诺贝利事故、莱茵河污染事件、拉夫运河事件等触目惊心的生态灾难。究竟是什么让祖国的花朵变得如此麻木不仁?归根到底是由于德育教育的缺乏,大学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培养在于为数不多的思政课以及学校日常的宣传教育,这些思政教育难免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触动学生内心。

生态学课程教学的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了解生态学发展热点,同时对生态乱象进行分析和思考,树立起保护生态的意识。仅凭生态学一门课程难以唤醒学生钝化的感知,因此课程思政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趋势。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多为显性教育,难以引导学生建立健全的生态意识。思政元素的融入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学生心扉,强化生态学教学效果。

(三)为生态学实践课程提供指导思想

理论是课程思政的基础,实践是反映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明代董其昌老先生曾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此可见实践与理论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呆在温室里的花朵虽然美丽,却易枯萎,在风暴中的磨练也是成长道路上的宝贵经历。理论课是实践课的基础,若授课教师能够在理论课程中,以思想引领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实践课的意义,相信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困难时能够更好的保持坚定性和科学性,同时能够以更加勤勉认真的态度去面对实践课程。在教学设计方面,授课教师通过融入爱国主义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对实践环境小心保护,通过情感共鸣,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也能践行爱国环保之心。以上两种方案双管齐下,定能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课程思政融入生态学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一) 课程思政难以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长期以来,国内单方面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思想的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金钱至上理念,唯金钱是图的风气盛行,部分大学生被金钱蒙蔽双眼,丢失学习的初心。他们把名利双收作为人生的目标,认为专业课上讲思想政治大道理是在浪费时间,这就导致部分大学生在专业课上会选择性的过滤掉教师的思政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3]”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教师的讲解。生态学授课教师大多为理科背景,思政基础较为薄弱,对思政教育理解不够全面,导致思政元素挖掘困难,难以保证优质的教学体验。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课程思政培训,部分教师片面的认为课程思政教育就是先讲课程,随后抽时间蜻蜓点水的提一下思政;也有些专业课教师未能转变思想,认为思政教育应该交给思政教师,专业课就该讲授专业课程知识;此外,不乏有部分教师已经建立了良好的思政教育体系,但受限于课程学时不足,难以把思政教育同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以上种种问题导致课程思政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窒碍难行,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

(二) 缺乏胜任教学需求的教材

郭戈先生曾说过:“教材里面的一个选文、一幅图、一段话、一个字,甚至标点符号都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教材是教学实施的保障,“毒教材”对学生的荼毒难以估量。目前大多高校的生态学教材为陈旧的国外译本,编纂时间晚,文化差异大等问题对德育的传授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有机融合课程思政、胜任教学需求教材的编纂工作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同时由于教材参编人员多为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师未曾参与其中,导致教材在思政元素的发掘、凝练及思想融入等方面显得尤为欠缺。此外,针对《生态学》的教研改革起步较晚,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匮乏的参考资料严重阻碍了教材的编撰进度。

(三) 教学模式单调乏味

教学方法本质上要服从教学内容,基于已定的教学内容构建起合适的教学理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对生态学课程思政的发展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4]。由于课程思政提出时间不长,因此还未有其对应的教学方法可供参考。授课教师只能按照传统的教学经验开展课程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侧重知识的传授。课程思政的特点是隐性教育,力求达到“润物细无声”,这就注定了其不能像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进行填鸭式教学。现阶段授课者过分依赖ppt等电子教学,电子教学的知识讲授速度难以把控,且课程内容整体枯燥,长期观看ppt也容易引起学生视觉疲劳,即造成学生听课效率下降。

(四) 尚未建立完备的教学评价和考核机制

考试仍是高校针对学生的首要考评方式。生态学的传统考核以终结性考核为主,该方式注重知识的传递,评价结果可通过作业或实习材料等直观展示,能够迅速获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而该评价方法未能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不能发挥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引领作用。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显然不能以此法作为综合性评价方法,强行把隐性教育显性化的结果只能是邯郸学步,无法有效达成教学、育人目标。

三、生态学课程思政开展的必要举措

(一)推动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

授课教师是课程的主体,决定了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因此师资队伍生态体系的建设是课程思政改革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5]。各大高校应当多措并举贯彻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各个环节协同合作,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联通的全方位一体化课程思政运行管理机制,加大力度推行课程思政改革。同时加大生态学课程资源分配,延长生态学课程教学课时,落实教师课程思政教育,加深同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间的联系;定期邀请同行业专家举办思政讲座,传授思政教育案例;对生态学专业课教师进行思政考核,将思政教育效果纳入职称考核标准;成立课程思政备案小组,深入挖掘生态学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建立网络化教学课程思政平台;探究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制度,推动生态学教育的深度发展;此外,鼓励优秀授课教师前往一流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学习深造,掌握先进的课程思政教学思想,加强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二)推动教材编写进度,总结思政教学案例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优秀的教材在教师教学工作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已有的教材多是为传统生态学课程而设计,对课程思政的挖掘和探索并不多见,因此亟需符合各大高校特点的生态学课程思政教材。各大高校应当多策并用积极响应总书记关于建设课程思政的号召。一方面,鼓励生态学教师依托现有教材,优化教材结构,挖掘德育元素,总结思政教学案例[6];另一方面,加大对教材撰写以及再版的支持力度,增加教材撰写经费,简化经费报批流程。推动思政教师与生态学教师的合作进程,加快建设符合本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案列。

(三)探索新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情感共鸣,促进学生启发和思考[7]。课程思政融入后,以ppt讲述为主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各大高校日常教学。因此探索新型教学方法迫在眉睫。一名合格的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师应当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教学法、案例情景教学法、OBE教学法以及培养Seminar教学法。时代对于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师的要求在于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各自的教学习惯以及学生的思政基础,探索出一条适合的教学方法。

生态学课程思政改革应当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播于一体,增加学生沟通互动频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重新规划设计实验课程内容,让每位同学在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课程知识的重新掌握,完成实验要求的同时建立起生态文明价值观,提升思政教育成效。

(四)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和考核机制

课程考核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不仅仅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效的手段,更是教学目标和成效的重要反馈机制。不同于传统的终结性考核评价方式,“生态学”课程思政考核要体现出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效果。因此需要建立教师与学生为主体的双评价模式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8]

教学评价是衡量课程思政融入效果的关键,是授课教师教书育人效果的直观体现,因此制定完备的教学评价机制至关重要。各大高校应当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即从思政教师,同行业教师以及学生三个角度,对生态学课程思政的融入效果进行量化分析。思政教师的评价主要从思想传授方面,即课程思政案例是否契合;同行教师之间的评价则主要考量课程的专业知识传授方面,即是否达成专业课程目标;学生之间的评价则主要集中在教师的知识点讲授是否明确等。多角度的评价机制最终形成全程可查可督的课程思政效果评价机制,为开展下一轮课程思政提供及时可靠的反馈意见。

学生是课堂的参与者,学生的考核评价能够直观的反应课程思政的融入效果。一方面,加入思维过程的评价,即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道德觉悟等归入平时成绩并提高其比重;另一方面,坚持形成性评价与考核性评价并重,既要通过论文、课堂检测了解学生专业课知识掌握情况,又要通过文化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素质。

四、结语

课程思政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广大师生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本文就《生态学》课程思政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发现课程思政与《生态学》有机融合的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根据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提出了一些针对性举措,旨在培养新时期大学生生态文明观,以期为生态学乃至同类课程提供参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朝兴.生态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J].好日子,2021(30):0108-0108

[2] 李士美,李海梅. 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学课程思政元素发掘与融入[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2(2):209-210.

[3] 韩大勇,恩特马克·布拉提白,杨允菲.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刍议[J].教育现代化,2020,7(20):124-126.DOI:10.16541/j.cnki.2095-8420.2020.20.042.

[4] 董承旭,王宝健,金姝兰,田林卉.地方师范高校“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0,6(20):33-34

[5] 汪淑芬,胡体旭.园艺专业蔬菜生理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06):264-265+269.

[6] 苏娜.生态学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体系的建构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01):99-101.

[7] 佘新松,董丽丽,马明海.《生态学》课程思政改革实践[J].黄山学院学报,2020,22(03):67-69.

[8] 朱利霞,常云霞,郭婕,王红星.OBE理念下生态学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J].现代农村科技,2022(04):61-63.

 

Reform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 teaching of Ecology

SHANGGUAN hongbin, LIU wenqiang, LI yihan, CUI licao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Province)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erves as a crucial strategy for 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representing a specific approach for universities to reestablish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education and establish a holistic framework for nurturing individuals. Ecology,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link between science and society," exhibits an inherent correlation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In light of this evolving context, the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with ecological teaching emerges as the primary challenge confronting college ecological instructor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 talents, integration of method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assessment method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dvance the achievement of development goals in innovative ecological teaching reform within universities. Furthermore, it offers fresh perspectives and methodologi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midst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s.

 

KeywordsEcology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ation and exploration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