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儿童教育困境的反思与对策探究
黄丽萍,姚雪婷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农村教育是教育整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农村儿童教育已取得重大进步,但仍面临着多重困境,如学校教育功能失调、家庭教育影响式微、社会教育缺失,网络的消极影响等三个方面。化解农村儿童教育的困境可以从提升学校教育能力、重振家庭教育以及完善社会教育资源、培养儿童的媒介素养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育困境;对策
[作者简介]黄丽萍(1993年11月——),女,广西崇左人,硕士,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儿童发展与教育;姚雪婷(1994年3月——),女,河南洛阳人,硕士,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社会学。
农村教育是农村地区面向区域内多种人群传递普遍性与地域性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传承人类文明和乡村文化,促进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村地区多种产业协调发展,培养具备现代生产生活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之人的社会活动。
[1]我国将发展农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之一,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视,农村儿童教育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农村儿童教育不仅需要资源的投入,更需要我们直面其现实,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问与反思。
一、对农村儿童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困境的反思
1、学校教育功能失调
(1)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启动有效解决农村儿童教育学科教师稀缺的问题,但农村教师队伍的问题依然突出。当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仍存在学科结构性缺编、学历结构性缺编、年龄结构性缺编等问题,同时教师仍存在职业倦怠、自我提升乏力、课堂教学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此外,农村教师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职业认同度均在下降。
[2]另外,有相当部分比例的农村教师有更换学校和退出教师行业的意愿。
[3]可见,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仍然薄弱,存在结构性缺编和“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双重困境。
(2)学校教育的“离农”价值取向
农村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现出与农村教育乡土性相分离的“离农”取向,课程所体现的更多是城市取向的内容。另外,农村学校也没有能力开发且实施具有本土文化特点的课程。这导致农村学校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分裂,呈现出“离农”的现象。
[4]此外,农村教育的功能是既要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人力资源,也要为儿童个人社会阶层的公平流动提供支持。然而农村学校教育的功能仍是以选拔精英为主,忽视对儿童进行具有乡土性的教育,这也导致了儿童无法从内心认同乡村文化,对乡土文化产生不自信的心理。
2、家庭教育影响式微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儿童教育日益脱离家庭,家庭在教育儿童上的主导地位被打破,教育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学校教育替代,这意味着农村家长的教育职责逐渐转移到学校和教师。农村家长也认可这种责任的让渡,认为教育儿童是学校的责任,致使家庭教育功能弱化。此外,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依然突出。我国接受农村教育的儿童中,留守儿童或者接受隔代家庭教育的占绝大多数,家庭教育弱化更为明显。
3、社会教育的缺失
农村教育中社会教育的缺失主要体现在资源的匮乏上,当前农村儿童教育的责任主要放在学校中,村委会、妇联等组织的作用鲜有体现,社会教育呈现出真空状态。首先,农村的校外教育极不发达,闲暇时间的农村儿童大都进行游戏或看电视等活动,闲暇时间的缺乏规划与教育。
[5]此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缺失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可知,我国目前几乎没有农村图书馆,农村缺少公共图书馆服务。相较于城市所配套的青少年宫、图书馆、科技馆相比,农村的校外教育场所显得极度匮乏。
4、网络对农村儿童教育消极影响
网络在扩展农村儿童的生活空间与视野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消极影响。农村社会有限的学习与娱乐资源不能为儿童提供更具有意义的选择,玩手机游戏、观看土味视频等娱乐方式替代相对枯燥的学习,变成了儿童认为的更有意义的事情。没有相应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没有社会的组织和机构对农村儿童的课余生活进行引导并安排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更易于沉迷过度娱乐化的网络而厌恶学习。泛娱乐化、低俗化的网络信息会导致农村儿童的认知偏差与身份焦虑,甚至会产生行为失范的现象。
[6]
二、加快农村儿童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优化学校的教育能力
首先,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要想优化学校教育能力,就要留住农村教师,优化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农村学校师资队伍质量的前提是降低教师的流失率,并完善师资补充常态机制,稳定教师队伍。同时,改善农村儿童教育的困境就必须关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强化教师专业发展,增加教师晋升的砝码;完善并突出农村教师奖励机制,增加农村教师的幸福感。
其次,要立足农村文化构建适合农村儿童的教育模式。政府与教育部门应将农村教育纳入城乡教育发展的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之中,理性审视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多样化的人才以满足农村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以及儿童自身的发展需求,回归教育的本体价值的同时促进农村儿童的全面发展。同时,农村学校教育要在教育内容上做好转型,将农村自然资源和文化特征纳入学校教育的课程中,在传承地方性的文化的同时推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农村儿童树立农村文化自信,同时接纳现代文明的开放心态。
2、重振家庭教育,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支撑作用
农村儿童教育发展滞后与农村儿童家庭教育缺失或弱化高度相关,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对农村家庭教育予以优化。首先要开展培训,提高农村父母的教育素质。农村父母几乎没有了解科学的教育科学知识的途径,信息化的发展又使得农村家长们面对海量的信息却无从选择。有针对性的亲职教育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塑造,使得儿童获得更好的家庭教育。其次,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将科技为家庭教育系统重构与现代转型的技术支撑。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利用网络的优势与儿童、监护人、学校教师联系,尽可能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真实现状,与学校教师、儿童监护人一起商讨教育儿童的策略。
3、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
为了让农村儿童得到更有效的发展,我们应挖掘社会教育资源,让农村儿童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首先应搭建文化信息服务平台,为尚未拥有图书馆等文化信息服务平台的农村地区建立图书室与儿童阅览室,为农村儿童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以及温馨的阅读环境。其次动员学校参与农村教育支持系统的建构,整合农村地区现有的教育资源,为农村儿童提供学习的环境。第
三,学校可在假期对儿童展开社会教育,引导儿童度过有意义的闲暇生活
4、关注网络对农村儿童教育的影响,培养儿童的媒介素养
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作用,规避其在农村儿童成长中的不利因素,而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是避免儿童被网络奴役的有效方法。农村儿童的媒介素养是指农村儿童正确辨别媒介信息,面对负面的媒介信息有一定的心理防范意识,有效利用媒介资源发展完善自我的能力。
[10]家长应做好儿童的榜样作用,引导儿童使用网络,规定儿童使用网络的时间等要求。学校作为教育场所,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儿童将网络作为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社会方面,各媒体平台作为网络信息的生产与传播者,应加强对信息的审核,打造绿色的交流平台,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海燕,高书国.农村教育的价值、特征与发展模式[J].教育研究,2017,38(06):73-79+86.
[2]张鸿翼,李森.西部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现状调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3):100-109.
[3]杜屏,谢瑶.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与流失意愿关系探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7(01):103-115+169.
[4]周晔,武天宏.农村教育自信:现实遭遇、当下价值与重建理路[J].当代教育科学,2020(01)71-76.
[5]戴斌荣.农村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05):16-18.
[6]张蕊.交互涵化效应下土味短视频对城镇化留守儿童的影响[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5):162-168.
Reflections on the Rural Children Education Dilemmas and Countermeasures
Huang Liping, Yao Xueting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2
Abstract:Rural educ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education. At present, China's rural children educa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it still faces multiple difficulties, such as the dysfunc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the decline of family education, the lack of social education, and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To solve the dilemma of children's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we can improve school education ability, revive family education, improve social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cultivate children's media literacy.
Keyword:Rural education,Educational dilemm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