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论文鉴赏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德育教育实效性探讨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2日 09:46 点击: 2105 发布: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德育教育实效性探讨
                    李明蔚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 401331
 
摘要:主观幸福感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和情感成分的重要心理学参数,而高校德育教育则是有目的、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而使其形成一定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具有实效性的活动,因此它必将受到诸多认知因素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等的制约。科学认识主观幸福感与德育教育间的关系,对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德育教育;实效性
本文为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引领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研究》【2017ZDZT05】的阶段性成果。
李明蔚,1988年生,硕士,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生发展中心教师、副主任,从事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研究、管理。
 
德育教育包括社会德育教育、学校德育教育和家庭德育教育等方面。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由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它使高校德育教育亦有着自己的特征。而这种特征与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心理体验有着密切关系。
 
 一、主观幸福感与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关系
 
主观幸福感是人们衡量其社会生活是否满意的重要尺度。它是个体依据某种主观标准对其生活质量做出的是否满意的评价,也是反映一个社会中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主观幸福感包括个体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两方面。认知成分指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自己生活是否满意的认知;情感成分则是一种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人们的积极情感及消极情感等方面。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消极情感会使个人的幸福感降低,而积极情感会使个体的幸福感得以增强。而个体的情感体验中,处于关键地位的是生活满意度。实践证明,拥有更多积极情绪的个体,一般而言都对自身的生活满意度评价较高。
学校德育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道德等方面影响的教育活动,它通过受教育者的认识、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的政治思想、公民道德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必须十分注重的重要问题。德育教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与阶级性、民族性特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从人类社会的演变来看,各个社会的道德伦理都是不一样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都有着自己的特征,因此其道德教育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在社会主义社会,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也是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可以说,我国当代高校的德育教育是一种涵盖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教育,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则是我们检验其效果的重要尺度。 
在不同层次的高校中,由于青年学子的情况不同,其道德教育也就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高校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青年社会群体。例如他们对于公民道德的认知,就和他们的祖辈、父辈有一定差异。同样,他们在主观幸福感方面,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认知角度与社会视野。有研究显示,与美国大学生相比,我国当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自我评价要低于美国大学生。 而在我国各个不同层次的高校之间,大学生的自我价值与自我认知也是不同的。例如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普通高校与 “985”、“211”重点高校的学子们相比,其对于社会的认知、对自身的评价、对未来的期望值,就有一定的差异。这主要表现为他们在生活、学习、就业的满意度方面,对未来的期望值上,各层次院校都有高低不同的差异;从情感体验角度看,不同层次院校的学生,其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指数也根据学校层次的高低而呈现正相关效应;在自我评价指数上也是如此。笔者曾经以重庆地区600名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Diener 等人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包括整体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 、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体验量表( PANAS)等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 研究显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指数与当代社会群体的平均指数相比,其整体生活满意度较低,处于中等略偏下的水平;积极情绪得分与一般人群的中等水平相近;但是消极情绪方面的得分却较低。如果再对这些项目进行多维度分析,则可以发现,从性别差异上看,男生在生活满意度上的得分低于女生。积极情绪方面,男生的得分也普遍比女生低。消极情绪方面,女生与男生的得分差异不大。如果我们将普通高校大学生与 “985”、“211”重点高校的大学生相比,这些指数又有不同变化。而在笔者另一份对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的测评中也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学习、生活的满意度及对未来的期望值更显得低一些。
这种情况说明,高校德育教育需要按照不同的学校特点,不同的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才能加强其实效性。例如在不同层次院校之中,由于主观幸福感体验不同,其自我评价的表现就不同,而反映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就不同。可以说,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的满意度越高,就越呈现积极的生活态度,对于学校、社会的认同度也越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就越好。尤其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判断其生活满意度,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满足程度,也包括青年学子的精神需求和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诸因素,例如他们的自我价值认同与自我实现感等的满足度。有研究显示,大学生幸福感指数与他们的个人自尊心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总体情感指数与自尊的相关度最高。这就要求高校在德育教育中,要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根据不同对象的情况采取不同方式的教育,达到有效的思想政治与德育教育。
所以,主观幸福感与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旁涉到他们对社会分配、消费及相关机制的正义、公平的认知,在情感成分方面更容易体现出积极的或消极的情感,并形成其社会认同的思想基础。因此,在道德教育中,我们一方面应重视通过德育教育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预期目的、质量标准,强化因材施教、言传身教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在德育教育基本过程中,多方面、多角度探讨不同的社会、心理因素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从而体现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正是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中应该探讨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面临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德育教育取得显著成绩。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实效性问题仍然有待加强。这种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某些高校的德育教学存在空洞、机械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德育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存在某些反差。它表现在一些教师们研究教材不够,不能够从现实鲜活的事例中寻找易于使大学生接受的活生生内容,也缺乏对社会实际问题的合理解释,易使大学生形成质疑与逆反心理。例如在目前社会改革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将出现一些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拜金主义、道德失范、社会不公等。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进行正确、合理的解释,就会导致学生对现实生活满意度下降,也因此降低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一些高校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缺乏针对性,尤其对大学生关心的切身问题如毕业时面临的就业及其后的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不能作出颇具说服力的阐释。这就容易使大学生们,尤其是普通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处于矛盾而不解的心境,对未来的期望值下降。例如在就业问题中,一些普通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往往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在求职碰壁后产生消极情绪,产生出成绩好不如爹妈强等“拼爹”思想,从而产生消极情感,降低其主观幸福感,也严重影响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3、高校德育教育还缺乏社会的支持,没有形成学校与社会、校园与家庭、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的合力。在现实中,不论校内校外,许多家长、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德育教育,而过分强调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它使大学生在身心培育的最佳时段,没有受到很好的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家庭,往往对孩子过分溺爱。其结果是他们对生活的要求过高,不切实际。当达不到自己的需求时,便抱怨社会的不公,对生活的满意度下降,形成较低的幸福感。
4、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影响。新媒体时代的特征是网络信息的涵盖面广,信息渠道畅通、快速,文字、图片信息丰富。但是,由于网络信息传播形式和传播途径的复杂多样,其信息真伪难辨,利弊各存。它使高校大学生能够体味到世界之大、信息之丰富。但是网络信息的多样性,也使他们会接触到一些不健康或消极的东西。这就会影响其社会公正观念和道德认知,包括其对生活的满意度。长此下去,就会较低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
 
那么,怎样通过建立正确的主观幸福感,来强化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呢?
1、通过创新德育教育课内容,树立正确的、切合实际的主观幸福感,由此强化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要针对当前一些高校德育教学存在空洞、机械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德育教育课的内容。课堂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化课堂教学中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在教学中,要重视探讨大学生关心的切身问题,教育大学生们实事求是的看待社会、看待自己、看待未来。特别是通过德育教育,加强对生活的满意度,培育奋发、上进的积极情感,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社会制度的优越性,由此树立正确的幸福感、价值观。
2、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通过课堂内外、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合力,将显性的品德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既要重视学校教育在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力,由此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提高其主观幸福感,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体而言,即要认识到人的德育塑造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光需要通过课堂教育,也需要通过社会、家庭及校园环境的熏陶。所以,获得社会的支持,打造一种全面塑造道德品质的“大德育观”,尤其在大学校园中塑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活动氛围,是加强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根本点。
3、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知行统一原则,在高校的道德教育中加强大学生道德实践。既要严格按照教育方针和德育任务,强化德育教育;又要统一要求与个性特点相结合。要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导大学生去感受和体味社会的真、善、美,加强青年学子道德培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尤其是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渴望人格的尊重以及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而在少数高校德育教师中,还存在忽视大学生主体人格和个性差异的情况。因此在德育教育中,要防止片面强调服从、认同,简单粗暴的方法,使大学生从内心接受德育教育的精华,在对学生尊重信任的基础上,使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建立正确的主观幸福感,加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4、注重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环境的隐性教育的功能,树立健康积极的校园氛围。网络是德育教育重要的媒体平台。网络中正面和负面的信息,都能对大学生思想产生影响。因此,加强网络环境的净化,提倡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识别力,多让大学生吸取网络中健康、积极的信息,不仅可以通过信息传播的无意识机制对大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还能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知识,使他们客观的了解社会,扩大视野。同时,注重网络隐性教育的作用。要清楚的认识到,隐性教育是承载背后隐蔽的教育过程,在不知不觉的境况下“无意识的认同和形成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从而达到教育的目标”。网络教育正好可以经过正面信息的吸取,经无意识的认同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与道德情操,这样,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树立对社会公正、公平、正义的认知,也能使他们对生活满意度持积极、正面的态度,形成社会认同中的正面取向,由此进一步加强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实效性。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