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论文鉴赏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2日 09:46 点击: 2167 发布:东华理工大学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的探索
      刘媛媛,曾华,张卫民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综合型人才培养和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面临如双创理念落后、体系不科学、师资队伍不完善以及实践平台缺失等困境。从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或可得到改善,在充分调研现状的基础上,本文从其融合路径着手,提出从顶层设计、教学体系、实践平台和师资队伍等多维度的改革措施,以此来保证双创教育在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开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路径;教育改革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基金项目”(19YB082)
[作者简介]刘媛媛(1986—),女,陕西澄城人,硕士,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4-0000-04 
 
《关于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教高司函〔2018〕12号]中指出,要深入实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燎原计划,“将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国家高速发展和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又红又专”的创新型人才,而高校作为专业技术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平台,在培养创新意识和专业科学技能人才方面具有艰巨的任务。为了有效完成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任务,高等院校应加强专业领域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具备一定专业水平和技能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已经形成相对稳定和规范的教育体系。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末,主要依托双创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大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顺利开展相关领域的创新创业活动。近几年,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本质上是知识社会条件下创新民主化的展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计不能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应渗透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对于高等教育改革来说是一个新命题。高校不同学科专业要根据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进行教学体系的重构和设置。一线专业教师要通过挖掘和扩展专业课程所蕰含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融合[1]
一、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培养创新复合人才的有效途径
专业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需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紧跟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趋向。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多元化应用能力为教育目标,是专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有助于促进高校实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和使命。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激起传统专业进一步发展的新活力,促进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不断改革与创新。高校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两者有机结合的路径,才能实现培养创新复合人才的教育目标。
(二)是科技创新活动持续开展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新途径
优质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能孤立存在,离不开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这就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融入。因此,将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覆盖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也是专业领域科技创新活动持续开展的最佳途径。高校人才同质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创新型人才成为企业和社会的共需。高等院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实施的重要场所,目标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激发学生职场的发展潜力。因此,培养融双创于专业教育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是促进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2]
二、地方高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困境
专业教育是高校立校之本,其传统的教育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都比较规范和成熟。与专业教育相比,地方高校双创教育由于开展时间较短,教学体系仍然处于探索与调整之中。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双创通识课程,一些学校也开展了相应的创业实训实践课程,实现了双创教育活动的普及。但是,由于地方院校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双创教育主要开展在通识理论课程中,孤立于专业教育体系之外,导致双创教育效果欠佳。融合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方高校的双创理念落后,氛围缺失
专业教育是伴随学科发展和社会行业分工而形成,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学科专业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与工作技能。由于发展时期较长,有着成熟优良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3]。而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产生,其培养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两者之间的融合打破了现有稳定的专业教育体系,需要教务管理者、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与实践。
目前,我国高校虽然已经大面积开设双创课程,但是双创教育理念较落后,没有创造一个良好的双创教育环境和氛围。很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被视为“创办企业”、“针对少数有条件的学生”的教育,没有意识到应该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贯穿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甚至有地方高校个别管理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一种“业余教育”,不需要广泛普及与系统开展,导致其在高校教育中重视程度不够,效果不理想。
(二)地方高校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不系统,与专业教育分离
目前,大部分高校开展的双创教育课程在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等方面仍以传授通识或理论知识为主,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核心是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教学内容应该与市场、行业需求联系密切。因此,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中应该注重学科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衔接性和实践性培养目标,使得双创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难题与创新创造的能力。然而,很多高校只是简单增设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并未真正地将社会发展、专业发展和热点问题等社会信息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教学体系和丰富的实践教学平台,不能有效地实现双创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地方高校双创教育师资队伍不完善,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
创新创业教育对应用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通常要求指导教师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够引领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是,地方高校现有的教师队伍普遍没有创业经验[4],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只能简单传授通识的理论和案例,较难高质量地完成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教学培养目标。有的高校负责双创教育的教师是思政、经管类公共课专业教师或学生工作的管理人员,他们虽然具备充足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但普遍缺乏社会实践、企业工作经历、创业经验或科研创新能力,加之对专业知识不了解,无法将与双创教育相关的专业技能融合。因此,目前地方高校双创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缺乏同时具备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和专业水平的双师型教师。
(四)地方高校双创实践平台较单一,创业活动流于形式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所需要的实践实训平台是开展双创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要支撑,也是落实与实现双创教育的关键。目前,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与专业实践分别在各自领域内单独开展,大部分高校的创业园、创业孵化器等创业实践平台主要归双创教师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专业领域的创新技能大赛主要是专业课教师负责,而真正将专业技能与双创教育融合的实践实训平台不足。部分地方高校由于师资力量、资金不足和管理制度等原因,为大学生提供的实验平台和实践基地利用率和开设范围远远不够。除此,高校组织的创业活动普遍偏应试和形式化,达不到锻炼学生处理问题、解决难题以及创新创造的能力。
三、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
针对以上问题和困境,地方高校亟需进行双创教育教学改革,化解传统教育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脱节的矛盾,融合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创新创业支持机制
双创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的深入融合,首先要从学校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通过学校整体对融合方案的制定来引导双创教学体系、实践平台以及师资配套等方面的教育改革,从全局上把控学校双创教育的实施和开展,形成完善的促进和考核激励制度,从各方面激发与释放师生活力和创新创业的热情[5]
目前,双创教育改革还不太成熟,地方高校的教务管理部门可以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学校发展建设的突破口或特色,成立专门的双创负责机构,整合学校的优势资源,规划部署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路径。这样可以汇聚与协调学校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组织全校不同教学单位的双创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各二级教学单位具体负责组织和设计一线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和实践工作。从学校顶层设计到创新创业学院、教学学院实施形成“部署-组织-实施”各部分协同推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机制。
(二)更新教学理念,深化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改革
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教育的基础,双创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强化,高校应建立以专业教育为基础的双创教育理念,特别是高校的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应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提高自身认识,更新人才培养思路,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提供良性发展的环境。
地方高校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基本属于通识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方面处于脱节、分离状态,专业教师只负责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上缺乏统一认识和科学创新的教学体系。因此,双创教育需要各学科或专业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来扩展、完善其创新创业要素,开展深层次的双创教育研究和改革。通过挖掘整合专业教育中的双创资源,对传统专业的课程设计和教学体系进行适宜调整,构建以复合型应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在双创教育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应结合新时代的特点,探索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创新素质和创业素养。
(三)整合资源,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针对实践平台缺乏的问题,高校应该依托校友和社会资源,与相关社会企业或专业技术公司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实习基地及企业资源,把专业教育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真正的社会实践中,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效果。图 1 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时的实践环节、支撑的实践教学平台以及对应的培养目标。不同类型的实践环节在素质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位置。因此,除了传授相应的理论知识,双创教育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为学生搭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与持续发展。同时,高校应该鼓励专业科研实验室、产学研实践基地等对学生的广泛开放,让学生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思考与接触科学问题和学科前沿热点,鼓励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学生加入教师科研队伍[6],以科研项目的实践来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专业教师要积极承担行业、社会课题和企业实践活动,将此转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主动担负其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技能的责任。
 
图1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
(四)构建服务体系,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双创师资缺乏的现象,地方高校可以借助校友平台,邀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优秀校友、企业家等形成校外“实践导师”。学校层面从校内教师中筛选一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师定期进行双创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提升双创技能,同时鼓励专业教师或给教师提供机会深入高新技术企业或创业基地锻炼或工作,提高双创师资的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校内教师主要承担双创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创新创业常规实践活动的指导和实训;“实践导师”主要负责实践性强的专题创业技能教学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将理论基础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校内导师与“实践导师”长期良性互动,形成优势互补,可以整体提升双创师资队伍的教学指导能力。
除此,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整合校内专职和校外导师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根据教师特点和专业需求,合理搭配师资力量。通过定期组织开展交流研讨和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培训活动,发挥不同类型导师的优势和专长,为导师能力的提升提供机会,通过导师的互动交流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完善创造条件。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相应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孤立于专业教育而单独存在。目前,我国地方院校高等教育的双创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在理念、机制、体系、师资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应该从顶层设计的支持、教学体系的改革、实习实践平台的加强和优质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多方面促进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创新型复合人才的有效培养,提升专业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润兰,曾伟民,吴学玲,等.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科类专业教育融合课程的构建与实践——以“现代生物技术前沿与创新创业”课程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9(03):120-123.
[2]徐晓君,熊森.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路径探索[J].高教学刊,2020(08):26-28.
[3]王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09):10-12.
[4]朱晓东,顾榕蓉,吴立保.基于CDIO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江苏高教,2018(02):77-80.
[5]朱思因.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09):46-48.
[6]霍仕武,周婷婷.与专业改革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4):12-15.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path between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Liu Yuanyuan,  Zeng Hua,  Zhang Weimin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chang, Jiangxi)
Abstract: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talents and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various condition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ed with difficult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uch as idea lag behind, unscientific teaching system, imperfect faculty and lack of practical platform.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re need to be reformed and deeply integrated. The integration path mainly includes support mechanism, teaching system, practice platform and teacher team, to ensure the high-quality implement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path; Education reform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