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
胡守林1,马小艳2,郭伟锋1,万素梅1,文卿琳1,翟云龙*
(1.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2.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
[摘 要]对棉花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改革过程中,将跨学科教育的理念融于棉花实验班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传统教育向突出应用、强化能力、注重创新理念转变,实现了传统教育理念向跨学科教育理念的转变;设定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定位于服务棉花全产业链;采用“2.5+1+0.5”分段培养方式,实现了“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部分核心课程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促进传统教学模式向跨学科教学模式转变。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研究、与“新农科”建设的结合度、教师的实践能力、社会及企业参与度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改革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可为农科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育理念;实践;教学模式;成效;棉花实验班
[基金项目] 2017年度 塔里木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TDGJZD1804)。
[作者简介]胡守林,(1968-),男(汉),河南南阳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研究;文卿琳,(1980-),女(汉),宁夏盐池人, 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作物栽培学教学研究,翟云龙,(1979-),男(汉),河南扶沟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耕作学教学研究.
自棉花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以来,历时5年半,完整培养了4届,期间进行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的修订与完善,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本文结合棉花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总结改革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农科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1.棉花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成效
1.1传统教育理念向跨学科教育理念转变
棉花实验班产生的背景是针对棉花产业战略西移,新疆尤其是南疆缺乏棉花全产业链专业人才,因此棉花实验班是在植物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三个学院遴选,学生来自作物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管理、生物学5个学科,涉及农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经济管理、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等6个本科专业,涵盖棉花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棉花产前、产中、产后。在此背景下,遵循学科逻辑和教学规律,按照跨学科教育的理念,根据学校多专业的优势,进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改变原有的课程设置,重新构建了课程体系,整合相近内容的课程,减少课程设置的重复性,加强了棉花相关课程设置,从微观层面如基因技术、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到宏观的种植、加工、风险评估,再到棉花经济理论,让学生熟悉棉花产业的不同环节,从而使学生在新的课程体系下,以主干学科为主线,学生获得各领域方面的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协调同步发展。
在棉花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将跨学科教育的理念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当中,从传统教育向突出应用、强化能力、注重创新理念转变,以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探究式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了传统教育理念向跨学科教育理念的转变。
1.2“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设定
棉花实验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服务于棉花全产业链,是从知识储备、能力构成、素质结构三个方面设置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棉花实验班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通识性知识、专业性知识与发展性知识,通识性知识通过通识教育平台课程获得,是一些基础性、工具性、思想性的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知识;专业性知识通过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教育平台课程获得,是学科与技术相关的基础性知识以及专业性知识;发展性知识通过专业特色教育平台课程,是科技不断发展产生的前沿性知识,既包含通识性知识也包含专业性知识。实验班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构成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知识获取能力、辨别是非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合作能力、抗挫折抗压力能力等;第二类为专项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棉花实验班学生的能力目标贯穿在整个培养过程。具备的素质结构包括基本素质与特有素质,基本素质是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全面素质
[1],对棉花实验班学生而言特有素质是服务于棉花全产业链的意识。
棉花实验班的培养目标,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目标,需从知识储备、能力提高、素质提升三个方面来实现。
1.3传统教学模式向跨学科教学模式转变
棉花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革,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1.3.1向“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棉花实验班的学生来自于3个学院、5个学科、6个本科专业,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单一学科、专业向多学科、跨学科培养模式转变。在培养模式上,实验班实行“2.5+1+0.5”分段培养,学生在各自的专业学习5学期,在6、7学期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学习,第8学期返回塔里木大学;在课程设置上,重新构建了课程体系,课程包括棉花生物学导论、棉花产业概论、棉花种质资源学、棉花遗传育种学、棉花栽培学、棉田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棉业经济、棉花生产与科研前沿进展、棉花基因组学、棉花转基因技术、棉花分子育种学、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棉花良种繁育、棉花产品质量安全与风险评估、棉花纤维加工与检验、现代棉纺技术、棉花种子加工与检验,学生在新的课程体系下,以主干学科为主线,学生获得作物学、植物保护、生物学、经济与管理等学科领域方面的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协调同步提高。通过跨学科人才培养,学生具备了宽广的知识领域,发散的思维方式以及较强的适应社会能力,能够以综合思维解决重大科研问题和棉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3.2向“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重理论轻实践
[2],自棉花实验班改革试点以来,棉花实验班进行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转变了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目标性,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上,突破了“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体系,增强了实践教学的比重。目前棉花实验班的理论、实践课的学分比例为 6:4,这是在对传统农科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关系上的一项重大进步。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注重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二是面向行业,协同育人;在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棉花实验班学生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棉花转基因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国家棉花种质中期库、国家野生棉种质圃、国家转基因棉花中试与产业化基地和国家棉花新品种推广服务中心等1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1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实训基地开展实践锻炼,教学中不再拘泥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去印证相关的理论知识,并通过进一步的实践与操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除此之外,在理论教学时,通过引用实例展开教学,并且在理论教学之后,让学生自主动手参与实践和实验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
2.棉花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研究不深入
棉花实验班是在棉花科学学院的基础上创建的
[3],由塔里木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管理,日常管理由棉花科学学院及中棉所科研处共同管理。棉花实验班以“立足南疆、面向中亚”为指导思想,结合中央对南疆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服务我国新疆棉花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解决新疆棉花生产重大科技问题”为使命,构建培育服务南疆及整个新疆,融科研、教育和生产于一体的南疆棉花创新平台,为我国南疆、新疆乃至中亚国家棉花产业全产业链培养棉花科研人才和技术人才,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科技振兴南疆、科技输入中亚的领军力量。由于棉花实验班为全国首创,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自2015年开始遴选、2016年开始启动以来,摸着石头过河,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虽然提出并尝试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但其理论体系有待完善,需要加强此方面的理论研究,以促进棉花实验班的持续发展。
2.2与“新农科”建设的结合不紧密
棉花实验班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性”、“区域性”棉花全产业链科研人才和技术人才,坚持面向国家新疆棉花发展战略需求;面向新疆棉花产业科技发展需求;面向新疆人才培养需求;面向“棉花外交”中亚科技合作需求“四个面向”。实验班的学生来自3个学院的6个本科专业,因此,于此背景下,实验班按照学科逻辑和教学规律,初步构建了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新的课程体系下,以主干学科为主线,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协调同步发展,但与“新农科”建设的结合不紧密,基于“新农科”背景下的校院合作办学农科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前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以及农业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农业科研方向与农业产业现实问题不相符;农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难以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人才的需求;涉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升等突出问题
[4]。棉花实验班如何在建设“新农科”进程中响应社会重大需求,在学科调整以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及前瞻性布局就显得尤为迫切。
2.3提高教师的农科实践能力缺乏有效手段
基于应用型农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都是基于一定的师资和教师实践能力之上的
[5]。但是从校外直接聘请如此高条件的教师很难,成本较高的,并且这种举措只能够缓解一时之急,并不利于棉花实验班的长期发展。
但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成系统的教师培养方案,也没有对提高新任教师实践能力发展的资源承诺,同时,一个高质量的具有农科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的建设也不完善。由于课程较多,教师较少,教师自我提高的时间有限,更主要的是能够培养他们的教师时间更少,这就导致了有能力的教师没有时间去培养他们的同事,而需要被培养的教师却缺乏提升自己的具体手段。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凸显出了较严重的师资短缺问题和培养受限问题。
2.4社会及企业参与度不够
棉花实验班培养的是棉花全产业链人才,为促进高校更好的与区域社会经济及产业发展相对接。强调多方面协同育人,加强校院合作的育人模式。在课程设置上,设置了《棉花产业概论》、《棉花遗传育种学》、《棉花栽培学》、《棉田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棉业经济》、《棉花纤维加工与检验》、《现代棉纺技术》、《棉花种子加工与检验》、《棉花产品质量安全与风险评估》等核心课程,涵盖棉花生产、加工、流通等全产业链各环节,但在培养目标的制定,新课程的设计、教材的编写、课程评价的制定、教学方法的制定,以及后续实践性教学的设计等方面,社会与企业的参与度不够。因此,有必要在棉花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社会及企业参与度,加强合作,实现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
[1] 程航,陈鹤,肖艳玉,蔚晓庆.浅谈农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8):111-112.
[2] 杨石有,徐诗涛,王洪星,赵庆杰,王红刚,王亚沉,刘国银,刘德兵.农科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07):122-123.
[3] 马小艳,熊仁次,张西岭,李付广.我国首个棉花科学学院,产学研结合的典范[J].中国棉花,2016,43(03):1-3+28.
[4]胡宏祥,徐启荣,何方.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教育教学研究,2010,(2):114-115.
[5]刘德义,贺绍君,胡文靖,李文超,靳二辉.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背景下农科类专业实践基地建设[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7,31(06):106-108.
Analysis on the Effect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Reform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the Cotton Experiment Class
Hu Shoulin 1, Ma Xiaoyan 2, Guo Weifeng 1, Wan Sumei 1, Wen Qinglin 1, Zhai Yunlong
(1. College of Plant Sciences, Tarim University, Alar, Xinjiang ,843300;2. Cotton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yang, Henan ,455000)
Absrt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reform of experimental class is summariz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course of reform, the concept of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is integrated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training talents in cotton experimental clas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education to outstanding application, strengthening ability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innovation concept is realized, and the goal of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is set, and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of service cotton is positioned ;2.5 1 The reform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training mode" has been realized; Some core courses carry out the reform of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mode,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o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mode. The problems of the reform are analyzed from four aspects: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the degree of integration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teachers,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society and enterprises.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agricultural undergraduate talents.
Key Words: Educational Idea;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Effectiveness; Cotton Experiment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