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导师思政教育模式
——高校研究生专业思政教育建设探索
金学波1, 王小艺1,2 ,张慧妍1, 苏婷立1, 杜晶晶3
1北京工商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北京 100048
2 北京服装学院 文理学院 100105
3 浙江理工大学 信息学院 杭州 310018
[摘 要]: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依据“三全育人”理念,本文研究导师在研究生学习的多个关键环节中的思政引导作用,包括导师思政教育的方式、接触时机、主要任务等。通过设计系统化研究生的“专业思政教育”模式,构建具有示范效应的“科学研究与思政教育同行”的双线并行研究生培养范式,给出研究生导师的专业思政教育体系,实现研究生科研、思政双收获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研究生导师;三全育人;“引导式”教育模式
[基金项目]:2021年度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研究生导师在专业思政教育模式中的探索与实践”(3057-0012)。
[作者简介]:金学波,(1972-),女,辽宁鞍山市人,博士,北京工商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信息融合、研究生教育方法;王小艺,(1975-),男,山西新绛县人,博士,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北京工商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传感与检测、智能决策;张慧妍,(1973-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人,博士,北京工商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自动化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数据驱动预测、研究生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of tutor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ree all-round education"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in Xuebo1, Wang Xiaoyi1,2, Zhang Huiyan1, Wang Li1, Su Tingli1, Du Jingjing3
1 Schoo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2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Beijing 100105
3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ji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Abstract: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and an essential channel for cultivating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in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Therefore, postgradu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crucial components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ree All-round Education", we research the tutors' guiding role in multiple vital links of postgraduate study, including the educational method, contact time, and main tasks of tuto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 systematic postgraduate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l is designed to build a dual-line parallel postgraduate training paradig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a demonstrative effect. This paper provides a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for graduate tutors, which achieves the teaching purpose of graduate by both research and ideology.
Keywords: postgraduates in universities,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ostgraduate tutors, three-dimensional education, "guided" education model
2020年5月,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现阶段,“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主要实践于本科教育阶段,与研究生相关的“课程思政”工作探讨相对较少。然而,研究生思政教育不容忽视,作为新时代创新体系人才的主力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质量更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教育的内容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的指导教师,是影响研究生的学业及思想建设的最关键的人。以研究生导师为执行主体,由研究生导师实施的、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思政教育,导师通过深入挖掘与专业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具有专业精神的大学生家国情怀的“专业思政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现阶段,“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主要实践于本科教育阶段,与研究生相关的“课程思政”工作探讨相对较少。 然而,研究生思政教育不容忽视,而且作为新时代创新体系人才的主力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质量更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教育的重要内容。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研究生的思想、学业等全方位教育。所以,研究生“课程思政”改革既具有“课程思政”的一般特点,也因研究生以导师为主体、具有多个培养关键环节等特点而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需要作为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进行研究与实践,才能保证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培养质量。
目前,研究生思政教育体系中关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辅导员的作用研究比较多,与之相比,“研究生导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的作用”这一课题也引起了教育者们的足够重视。例如,常显波[1]、卢婧[2]等对“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研究,指出目前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存在显性化、形式化等问题,研究生导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作用不明显等。韩青诺[3]、王文文[4]等研究表明作为研究生教育中最重要、最直接的人力,研究生导师、辅导员和研究生目前存在认识不足、合力不够的现状,没有发挥协同优化的最大思政教育潜力。李叶[5]、张贺新[6]等研究发现大多数导师自身的科研素养与行为示范作用较好,但是在对学生的兴趣、价值认同的引导上缺少相关意识与有效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已有研究生导师从不同角度在思政教育方面进行了不断研究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例如,张晓洁[7]等结合浙大的研究生思政教育实践,总结了家国情怀与工匠精神相融、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同行并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经验。马臻[8]在文汇报中以自己所在课题组为例,指出导师在指导研究生为人处世、思维方式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通过自然、亲切地和研究生们“讲故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思政教育中大有可为。万劢[9]等从“育人性互动”角度出发,对师生间的思想、生活、未来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互动行为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从当前现状了解、存在问题和政策制度,从表及里进行深入剖析,对于通过互动来提高师生双方思政水平的方式具有较独到的理解。张杰[10]等从控制学科熟知的“闭环反馈”角度出发,指出将思政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融合,比较学生反映(输出)与导师指导(输入)之间的偏差,而后通过“立德树人”的导师责任工作要求和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的具体工作实施,结合学生的有效反馈,不断微调现有的工作形式和内容,以此改进导师的工作、思政、科研指导思路。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可知,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已经引起了教育者们的广泛重视,但是,目前的研究生专业思政教育还缺乏可示范、可操作、统一规范的培养体系,各位导师处于各自摸索的阶段。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
1)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的思政思政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专业学习领域承担重要的角色,对研究生世界观、科研态度的形成具有非常的影响力。导师与学生交流的紧密性远非授课教师和辅导员可以比拟的,甚至研究生毕业之后,这种师生的沟通还会延续。因此,由研究生导师进行的专业思政教育是研究生思政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
2)探索研究生导师的专业思政教育模式是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研究,确定研究生教育全过程中的关键思政教育环节,细化全方位中思政教育的多个角度,协同研究生、辅导员以及学院形成“合力”,探索研究生思政教育的考核评价方法等需要研究生导师进行探索和实践,形成可示范、可操作、统一规范的专业思政教育培养体系。
二、探索以导师为主体的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据教育部统计,2021年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377万人左右,可以说,研究生数量上突飞猛进。另一方面,研究生导师的甄选、考核日趋严格,对研究生导师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研究生导师所带新生平均每年2-3人以上,大多数指导教师在校学生达到6-10人以上。因此,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专业指导任务非常繁重。
面对研究生思政任务的要求,急需可供研究生导师实施的研究生全过程、全方位的带有专业内涵的思政教育模式,形成一套操作性强、统一规范的专业思政教育体系。
其意义在于:
1)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的思政思政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承担重要的角色,对研究生世界观、科研态度的形成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力。导师与学生交流的紧密性远非授课教师和辅导员可以比拟的,甚至研究生毕业之后,这种师生的沟通还会延续。因此,由研究生导师进行的思政教育是研究生专业思政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
2)探索研究生导师的专业思政教育模式是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研究,确定研究生教育全过程中的关键思政教育环节,细化全方位中思政教育的多个角度,协同研究生、辅导员以及学院形成“合力”,探索研究生思政教育的考核评价方法等,可以形成可示范、可操作、统一规范的专业思政教育体系。
三、基于“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引导式”思政教育模式内容
该教育模式依据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三全育人”理念,以研究生导师的专业思政教育为研究主体,关注研究生思政教育培养体系中研究生导师的主体作用。在与研究生党支部建设,辅导员思政专题教育相互协同配合下,进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分析,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手段确定思政教育的关键环节,通过界定研究生入学、课程学习、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直至毕业这一全过程培养范围,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学习、生活,校内及可能的校外实习等多个关键环节中的主体作用。
具体来讲,包括以下3方面的内容:
1)首先通过个别访谈、设计调查问卷普遍调研等方式,对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权衡、筛选;明确、累积研究生解决以上问题的方式方法,建立对应各环节的典型案例库;分析在研究生入学、课程学习、进入实验室进行开题、中期等科研活动中的学科思政元素,研究包括毕业环节在内的培养全过程中对研究生三观的正确培养、学术道德以及后续职业道德的初步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思政教育关键环节。
2)在培养过程中,针对开题、中期、找工作以及毕业答辩这几个关键环节中可能出现末位监控、求职难、不能按时毕业等问题,探究与学院党支部、专职辅导员形成三位一体的协同思政“合力”,构建全员育人大格局,采用定向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评测、分析、确定不同思政导引方式对研究生的影响范围与深度。
3)依据导师思政教育的实施情况、引导后研究生的状态反馈,对已有思政引导方法、举措等进行适时调整,改进并完善导师在研究生专业思政教育模式中的教育模型;分析导师和研究生间通过交互的思政引导、实践与反馈机制,形成具有良好可操作性的全员协同、全过程引导、关键环节集中推进的系统化研究生专业思政教育示范模式,保证研究生科研、思政双收获的教学目的,形成专业思政教育体系。
该教育模式立足当前倡导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根据利用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的教育要求,从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目标出发,结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一传统技术与精神融合的教育理念,探究并形成在研究生培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都具有借鉴意义和示范作用的,可示范、可操作、统一规范的服务于研究生导师的专业思政教育模式,为培养“专业能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重”的研究生机制提供借鉴。
四、结语
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端,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需要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因此,探索培养形成具有“家国情怀与工匠精神相融”的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构建“科学研究与思政教育同行”的培养过程中研究导师的作用需要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本文探索了由研究生导师承担重要角色的包含专业内涵的思政教育模式,针对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分析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与研究生党支部建设、辅导员思政专题教育相互协同配合的有利影响,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手段确定思政教育的关键环节,形成既包括研究生学习全过程、又突出关键培养环节的师生互动反馈式专业思政教育体系。
本文给出的教育模式依据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三全育人”理念,关注研究生思政教育培养体系中研究生导师的主体作用,界定范围涵盖研究生入学、课程学习、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直至毕业这一全过程中导师在研究生学习、生活,校内及可能的校外实习等多个关键环节中的主体作用,进行全方位的科研、思政、生活等维度上的引导、教育与渗透。
[参考文献]
[1]. 常显波. “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对策[J]. 现代教育,2019,24:44-45.
[2]. 卢婧. 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长效机制研究[J]. 科教文汇,2018,12(443):10-14.
[3]. 韩青诺. 构建导师、辅导员与研究生合力育人机制的思考[J]. 教育观察,2020,9(5):78-80.
[4]. 王文文. 论导师思政工作与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协同互动[J]. 思政教育研究,2019,35(3):98-101.
[5]. 李叶,单凌寒,吴群红等. 思政背景下黑龙江某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学术型研究生科研志向影响因素分析[J]. 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8(5):789-793.
[6]. 张贺新, 果春焕. 研究生导师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发挥机制[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8:99-101.
[7]. 张晓洁,金若君,李济沅等. 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之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0,40(16):5071-5078.
[8]. 马臻. 除了实验和论文,导师要不要跟学生谈人生?[N]. 文汇报,2019,1月4日,第8版.
[9]. 万劢,武玟斌,樊晓婕. 师生导学互动对科研团队思政教育建设的作用探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29:3-4.
[10]. 张杰 李建男 于洋等. 强化师生闭环反馈完善人才培养体系[J]. 中国研究生,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