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收录论文
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双元育人订单培养模式的研究 ——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4日 09:37 点击: 50 发布:

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双元育人订单培养模式的研究

                       ——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武彩霞1,瞿立新1,张国新1,张  2,周  2  

1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江苏无锡,214028

2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01400)

[摘 要]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是实践“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通过订单培养,校企双方共同建立“素养+技能”的人才培养机制,为订单企业培养量身定制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精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效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精准对接。本文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村田订单班”为例介绍校企深入合作、开展订单培养的政策支持、主体动因、具体做法、成效、问题与对策等。

[关键词] 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订单培养

[基金项目] 2020年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技术服务课题——“无锡高新区高职教育与外商投资企业人才供求关系实证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0-394)阶段性成果2021年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产教融合视域下“素养+”高职人才培养体系适应性研究与实践——以智能制造类专业为例(课题编号:2021JSJG411)

[作者简介]武彩霞,(1979-),女,河北邢台人,工学硕士,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机电教研室主任,讲师,(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职业教育等;瞿立新(1967-),男,上海市人,管理学硕士,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工商管理等张国新,(1971-),男,江苏盐城人,工学学士,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制造、职业教育等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是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对于现代职业教育指明的发展之路。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然而,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是否合格,则需用人单位来评定。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只有在政府指导下的学校和企业共商共定,才能确保培养目标的正确性,培养道路的有效性。“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是实践“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1],通过订单培养,校企双方共同建立“素养+技能”的人才培养机制,为订单企业培养量身定制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精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效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精准对接。

一、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政策支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关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基本原则提出:“产教融合、特色办学”“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 号)进一步指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苏政发〔2018〕68号)提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8〕48 号)指出“全面深化校企合作改革”、“推动百所职业学校与千家企业订单培养技能人才”。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提供了依据和指导,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从国务院和省政府颁布的上述文件中可见,关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政府要求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就高职院校而言,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产教融合文件,就是要大力实施校企合作育人,推动企业深度参与高校实践教学。

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主体动因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企业合作,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学习,以培养满足不同企业需求的一种高质量人才教育模式[2]

在智能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当今,各类智能制造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而在一般的人才市场上,企业很难找到所需要的人才。经调研发现,一半以上的企业首选“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模式,以获得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通过在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设立订单班的方式,从大一便开始参与学生的培养,包括素养的培养和技能的培养。借助职业素养课和专业课,学生及早了解了企业文化,增强了对公司的认同感,加强了对公司产品的直观认识,了解产品的生产流程等,这些都为学生进入公司实习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订单培养就是为企业进行“人才定制”,是打通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也是新型学徒制能够深入开展的基础,可以有效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走向就业的“零过渡”[3]。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高新区办学,办在高新区”的地方高职院校。建校18年来,学院始终秉承“立足新区、依托新区、融入新区、服务新区”的办学宗旨,对接无锡高新区“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战略布局。先后开设了村田订单班、海力士订单班、喜开理订单班、联合电子订单班、横新软件工程订单班、奥特维订单班、华虹半导体订单班等多个订单班。通过冠名订单班的企业输送了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实现校企无缝接轨。

三、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具体做法

本文以“村田订单班”为例,介绍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与无锡新吴区的企业如何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和进行订单人才培养。政府支持下的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下面从共同培养学生、共建实训基地、共研高职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共同培养学生

校企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成立了现代学徒制培养中心,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共同选拔成立订单班,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探讨构建“素养+技能”课程体系,共同实施新型学徒制,共同开设科技文化节、鼓励创新,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1. 共同设立管理机构

校企双方成立了现代学徒制培养中心,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顶层设计。由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等出任管理人员,学院由校长、副校长、二级学院院长等出任管理人员,共同组建了二级学院管理机构,负责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等日常工作。校企双方还牵手成立了由职业院校、行业及相关企业组成的长三角开发区职业教育发展联盟。

2. 共同选拔成立订单班

学生入校后,经学校组织-企业宣讲-学生自主报名-企业笔试、面试,最终确定入选村田订单班的学生。成立订单班后,学生在大一期间,企业将为订单班开设职业素养,学生有机会参观世界五百强的大公司;学生在大二期间,企业将为订单班进行三维制图等课程的实例讲授,学生有机会进入公司参观生产车间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学生在大三期间,经过学生报名-企业笔试、面试,确定最终进入公司实习的学生;学生将在公司进行顶岗实习。校企双方自2011年以来实施了10个村田班。

3. 共同组建教学团队

企业方有两支团队:一支是由副总经理带领的职业素养团队,还有一支是由企业生产部部长带领的技能团队;校方也有两支团队:一支是由二级学院书记带领的学工团队,一支是由二级学院院长带领的专业教学团队。四个教学团队共同商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炼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任务要求,根据任务和要求设置相应课程,并明确课程内容。典型工作任务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院专业教师在校内实训基地教授,综合性项目由企业导师在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指导完成,实现“做中学、做中教”。

4. 共同构建“素养+技能”课程体系

校企双方共建的教学团队,根据设备保全岗位所需的素养和技能,共同商讨确定人才培养中所需要开设的课程。村田技术人员负责撰写岗位说明书,包括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根据岗位说明书,专业教学团队负责编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校本教材,形成了“素养+能力”的课程体系。

5. 共同实施新型学徒制

根据校企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采用“校企双师 工学交替”的联合培养模式,在学校以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师为主,在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以岗位师傅为主,校企共育机电一体化设备保全技能人才。

6. 共同开设科技文化节,鼓励创新

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技能和鼓励创新,通过设立匠人工坊项目、创新团队等鼓励同学们扎实训练和提升技能、积极创新。每年在科技文化节中表现出色的同学,将得到公司的现金奖励。

7. 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评价体系,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其中,素养和专业理论知识由企业素养教师团队和学校教学团队进行考核,通用技能由专业课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考核,岗位技能由岗位师傅负责考核,每个岗位考核合格由师傅颁发岗位合格证书。

(二) 共同建设实训基地

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先后分三批投入坐落于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的村田实验室的建设,包括电容器贴片机、特性编带机、村田教育机等。公司2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作为校外实习基地。

(三) 共同研究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否达到了?毕业生就业情况怎么样?还存在上面问题?人才培养方案是否需要修正?针对这些问题,校企双方专门组织了研究团队,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调研。研究团队针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联合培养人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良性发展提供“锦囊妙计”。

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取得的成效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是实践“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4],不仅解决了职业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师资、设备不足等诸多问题,还有效解决了高职人才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存在脱节的问题。

(一)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在新生入学军训结束即组织协调企业面试,成立订单班。学生从入学后就由机会进入企业、了解未来实习、就业的工作岗位,相比较于非订单班的同学来讲,订单班的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更高些,参加第二课堂、“匠人工坊”项目的人数更多些。

(二) 创新实践了“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等,企业参与学生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的全过程,不断创新实践“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关系从点的合作走向面的合作,从表层合作走向深度融合的合作。

(三) 推进了新型学徒制的实施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是新型学徒制开展的基础。通过订单培养,校企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新型学徒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 打造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校企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之前的沟通更加紧密,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机会更多了,这便于教师把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产品标准、企业文化以及完整生产过程引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产教深度融合,打造出不折不扣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五) 文化育人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实现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按准员工方式培养学生,校企双方共同构建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学生不仅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认同企业文化。学生毕业到企业后,既上手快,又能走得远,对企业忠诚度高、流失率低,为企业培养了大批“德技并修”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六) 出口畅带动了入口旺

在职业院校生源压力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高端企业的引入,使学生将来高质量就业有了保障,以“出口畅带动入口旺”,学校招生规模逐年增加。2019年学院招生3271人,在校生规模达9000余人。

(七) 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实现了真正对接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通过“订单”这个纽带,让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提高了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有效解决了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不能完全适应的问题。

五、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在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和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共同努力下,运行了10年,合作深度不断加深,合作内容不断丰富,订单培养学生的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校企双方人才培养理念存在差异、产教融合不深、培育过程单一、“重技轻德”、学生易产生消极情绪等问题。但是学校和企业只要都能围绕“如何培养人”而展开良好的对话和合作,这些问题都能一一解决。产教深度融合下,“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使得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均受益,助力三方的共成长。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是高职院校较为理想的“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5]。近年,学院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加强了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了课程体系,深化了教学改革,提升了师资队伍水平,打造出了特色的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和育人模式,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学生就业率高达 98%以上,企业满意率达 95%以上,为订单企业量身订制和培养了大批“用得上、留得住、有发展”的技能人才。学院积极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素养+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其他职业院校实践“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协同育人”,提供了一个可参照、可操作的“样本”。

 

[参考文献]

[1]黄木花.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现状与分析[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21):16-17.

[2]刘德云.校企双制工学一体订单培养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以聊城市技师学院为例[J]. 职教视点.2019(3):24-25.

[3]董昕灵.全方位全过程协同育人的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J].产业创新研究2019(11):275-276.

[4]李艳玲.以订单培养为核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涿州市技师学院为例[J].职业,2020,(09):42-43.

[5]任丽惠. 校企合作“订单班”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 纺织服装教育,2014(06):223-226.

Research on the Order Training Mode of School Enterprise Du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Taking Wu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Wu Caixia 1Qu Lixin1Zhang Guoxin 1Zhang Yong 2Zhou Ping 2

1 Wu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xi, Jiangsu Province 214028

2 Wuxi Muruta Electronics Co. LtdWuxi, Jiangsu Province 201400

Abstract: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order cultivation are the effective ways of deep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hrough order cultivatio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jointly establish a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of "literacy + skills". Cultivate high-quality and highly skilled talents tailored for order enterprises. Accurately serv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accurate connection between talent training supply side and industrial demand side. This paper takes "Murata order class" of Wu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ey are introduced that in-depth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policy support for order trainingsubject motivationspecific working meansresults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etc.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School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Order Cultivation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