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论文鉴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心理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2日 09:46 点击: 340 发布:(1.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心理机制研究
 杨晓哲1马前广2   
(1.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印刷设备工程系,上海 201620)
(2.华东政法大学 心理咨询中心,上海,200433)
 
[摘  要] 从心理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通过多种方式促使个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过程,成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标志是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遵循科学的心理内化规律进行,通过多种有效方式真正促进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四个方面的内化,并最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个体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自我同一性;内化机制;自我认知;态度改变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杨晓哲(1990--),女(汉族),山西晋城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作者:马前广(1982--),男,籍贯江苏连云港,   博士,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社会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需要[],它的提出对于有效引导和规范人们行为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大众化,并通过宣传教育为广大社会群体所接受和了解,显然意义重大。要做到“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人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般来说,对事物有益还是有害进行评判的标准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的价值观是人们处理事情、判断对错、做出取舍的依据。这种价值观在长期的家庭环境、文化环境以及与他人接触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是一种深藏于内心的准绳,在面临抉择时的一项依据。价值观会指引一个人是否会去从事某些行为。价值观在个人心理结构中居于中心位置,向深层次影响个人基本需要、需求和自我认同,向外在影响个人的态度、感受和外在行为及模式[](萨提亚,1992)。个人的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内在和外在的影响更是重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过程分析
(一)从依从到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三个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个体或社会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作为自身的行为指南和依据,对待他人、社会和国家的态度能够积极理性和平和,个人能够发展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社会能够由此形成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发展,“都是为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强起来,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个体、群体和组织形成对己、对人、对待外界的理性平和、积极向上、自尊自信态度的过程,最终促使整个社会形成和谐健康的社会心态。个体价值观最直接的外在表现是个体的态度,包括个体对自我、他人、社会和国家最为基本的态度。良好的价值观会帮助个体和群体形成良好的对人对己态度,但态度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般都有长期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也多种多样。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
(二)最成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自我同一性形成
如前所述,真正的内化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和外界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皮亚杰,1950)。最成熟的内化水平被称为“自我同一性”,即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方面是一致的。做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熟记熟背,让它们融化在心灵里、铭刻在脑子中”[]。而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一般都是通过个体原有认知结构,采取“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中的一种,获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认识的。在皮亚杰(1962)看来,任何外部刺激或影响都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机能才能被接受到主体认知结构中。同化是指主体认知结构对外部刺激或信息进行过滤或改变,把它接纳到自身认知结构中来,即将外部刺激或信息整合为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并不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而顺应则是个体认知结构在同化外部刺激和信息的过程中,自身结构也发生相应的改变,自身结构也进行不断调整。所以,从个体认知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是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同化”或“顺应”,将之纳入到个人认知结构的过程。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体认知上的不断深化,首先是个体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心理认同,愿意通过同化或顺应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其次个体在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和发展自身价值观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自己先前的认识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后,个体在认知上所出现的矛盾和冲突;最后,个体的认识不断发展和深化,能够改变原先错误的认知,最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价值观的有机部分。最成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则是个人能够实现自我同一性。
三、利用内化心理机制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很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对价值观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对个体社会态度和社会认知都有较多研究,可以进一步借鉴其研究成果,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及普及。结合内化的心理机制来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遵循这些机制和规律,避免出现不客观、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唯有如此,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
(一)遵循客观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机制规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外部存在内化成个人心理结构的一部分,并最终成为个体行为和决策的依据,需要遵循客观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机制。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遵循着“予以注意—予以认识—予以接受—予以认同—作为个人指导”的路径。首先是要能够吸引个体或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注意。
(二)消除人们对核心价值观削弱和剥夺个人自由的担心
布林的“心理感应-抗拒”理论指出,人们相信自己拥有对行为的绝对控制权,当这种自由受到限制时,人们往往采取对抗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自由[]。该理论认为,人们在感知到自身自由受到威胁时,不仅不会接受,而且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担心从个体层面有其现实合理性,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对其价值观产生作用和影响,个人价值观在面对外部价值观时倾向于先保护自我的价值观。
(三)从态度改变因素进行宣传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心理机制,从根本上看是态度改变的过程。态度改变有其规律性,应根据态度改变的相关要素,着手进行相应的宣传教育。霍夫兰德和詹尼斯(1959)曾提出著名的态度转变模式[],这是被公认为最有效的转变模式。在其看来,影响人们态度改变的因素主要有四个:第一是宣传说服者变量,其中对于宣传者来说,可信性和吸引力两大因素将会影响说服效果,如果宣传者如果是某一领域的权威的话,人们更容易相信,宣传者如果是有吸引力的人也能增进亲和力,进而增加态度改变的可能;第二是信息变量,就宣传方式来说,信息本身有单方面与双方面的信息,前者适合知识和经验不足,后者适合正反宣传;第三是信息渠道变量,在信息渠道方面,包括各种可以利用的宣传途径和方式,如大众媒体、新媒体等;第四是信息接受者变量,就信息接收者本身而言,接受者本身也会影响态度改变的效果,一般复杂而合理的信息,高智商的人更容易接受;简单的信息反之。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