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论文鉴赏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审视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2日 09:46 点击: 347 发布:(梧州学院学生工作处 广西梧州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审视与思考
陈慧 
(梧州学院学生工作处  广西梧州   543002)
摘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需要构建大思政格局,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学教育全过程,推动形成“三全育人”。高校大学生资助不仅要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承担着育人任务。资助育人作为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必须协同推进。当前,高校资助育人领域不同程度存在资助业务与资助育人脱节、资助育人平台搭建滞后、资助育人模式创新不足等问题,制约着资助育人整体效能提升。将自主业务与资助育人相融合、搭建资助育人线上线下平台、基于受助学生特点创新育人模式成为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大思政   高校资助工作   资助育人   协同育人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background, the examin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work of subsidizing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Hui
 
 (Wuzhou University Student Work Office, Wuzhou, Guangxi 543002)
 
Abstrac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requir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lar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atter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educ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not only support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but also undertake the task of educating people. As one of the ten educational system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financial aid must be promoted in cooperat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subsidizing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 subsidizing business and the subsidizing education, the la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bsidizing education platform and the insufficient innovation of the subsidizing education mode, which restrict the overall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f the subsidizing educ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integrate independent business with subsidised education, build online and offline platform for subsidised education, and innovate education mod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ided students.
 
 Key Words: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University Financial Assistance for Education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主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教育部为了进一步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17年12月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的通知,提出构建包括资助育人在内的十大育人体系,推动高校构建大思政、协同育人工作。
一、强化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意义
1.是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客观要求。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在全国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动高校构建起“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2],并要求将资助工作与提升受助学生的思想觉悟联系起来,将“扶智”、“扶志”融入“扶困”工作中,补齐新时代资助育人工作短板,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2.是完善新时代高校资助工作体系的必然选择。
传统的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较多是倾向于“助困”事务性工作,在育人工作方面较为单薄。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工作范畴已经超越了传统之前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救济扶困的业务范围。它更多强调的是,高校在开展救济扶持困难学生的同时,更要主动借助大学生资助平台,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引导,构建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3]
3.是促进受助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教育“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4]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综合素质过硬才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重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支持。为此高校大学生工作也必须围绕“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目标,多措并举,促进受助学生全面发展。
4.是构建大学工、协同学工的迫切需要。
资助育人不仅仅是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学生资助科室的业务,也是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必须在大思政背景下,构建大学工、协同学工。当前,部分高校学生工作资助科室与学生工作部门各科室、各院系、各辅导员、各班主任仍存在各自为战的现象,严重制约着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提升。
二、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短板
    虽然,资助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十大体系之一,各高校也认识到资助育人的重要性,但是高校资助育人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
1.资助业务与资助育人脱节。
近年来,在高校扩招和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双重作用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量不断增加,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专职人员由于受到编制等因素影响数量未能同步增加,不少高校学生资助服务机构还存在只有两个职员(甚至只有一名科室负责人)的现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的不足和工作量的几何级增加,使得高校学生资助机构忙于在应付业务行工作,无暇兼顾资助育人规划与落实,客观上促成资助业务与资助育人脱节现象。此外高校学生资助机构工作人员由于学历、学科背景等制约,也无法有效规划本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对资助育人工作也是理解皮毛,不能理解资助育人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剧业务与育人脱节现象。
2.资助育人平台搭建存在重物质轻精神现象。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资助育人工作要“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5],为此高校资助育人就构建物质、道德、精神激励、能力拓展等育人平台。但是多数人对高校资助工作的印象停留在传统的经济扶助方面,所以在资助育人方面不少高校还是比较专注于经济物质方面的帮扶,他们认为可以解决受助学生的经济困扰,就可以为受助学生成才提供了坚实基础,因此在育人平台搭建多数集中在有偿资助、无偿资助方面。而对于受助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精神激励、能力提升等平台搭建方面投入较弱,平台较少。
3.资助育人模式开发不足。
高校大学生资助模式分为无偿资助模式、有偿资助模式、显性资助模式以及隐性资助模式。在资助育人过程中,无偿资助模式、显性资助模式是当前最主要的资助模式,与之相匹配的就是感恩征文、受助者事迹宣讲,而如何探索更多的有偿资助、隐性资助模式方面显得不足,导致受助学生如何在有偿资助、隐性资助方面如何开展育人成效提升不明显,同时也制约着无偿资助模式、显性资助模式的育人成效进一步提升。
4.资助育人融入“三全”育人力度较弱。
资助育人工作要有效融入“三全”育人工作中,需要高校学生资助机构与学生工作部门其他科室、各二级院系学工队伍、思政教师队伍、党政工作队伍协同起来,把资助育人融入他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当中。当前,各高校资助育人协同工作还是比较弱,资助育人基本还是停留在学生工作端口上,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政干部、各类课程教师协同起来,制约着资助育人全面开展。
三、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大有可为
  高校资助育人就是通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厚植大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锤炼诚信自强的品质、养成创新进取的意识,实现助困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目标。在思政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补齐短板,提升育人实效:
1.将高校学生资助业务与资助育人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极端重要的工作,其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高校学生资助业务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树牢立德树人理念,把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产生实效。“资助育人始于资助,成于育人,不能搞资助、育人两张皮。”[6]20高校学生资助部门要主动摒弃中重视业务工作完成,忽视业务与育人结合的思想。在做学生日常资助业务时,要主动多思考如何把业务工作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实现学生资助的业务性工作与育人战略性工作融合在一起,做好资助育人的显隐方面工作。具体而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要主动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提升相关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为在日常学生资助中融入育人思想、搭建育人平台、提供育人实践奠定基础。
2.立足育人需要,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育人平台。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平台的构建,必须立足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根据受助学生的不同心里层次开展相关育人平台的构建。在互联网时代中,尤其要做好资助育人的线上线下平台的打造,聚焦学生精神培育、品质陶冶、价值观塑造、实践磨砺等方面开展线上线下的资助育人平台构建,并且形成初、中、高层次的渐进培育体系,坚决杜绝一刀切、过度形式化的平台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不仅存在经济困难的问题,还存在能力短板缺陷,这是他们能够意识到并迫切想解决的问题”[7]85。具体上就要根据受助学生心理特点、精神状态、平时学业表现等平台构建工作,让学生在不管是在网络平台还是线下平台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观塑造、精神培养、品质陶冶、能力提升的合适平台,实现资助育人的因材施教。
3.推动育人模式创新。
高校资助工作育人模式,不管如何变化,其必须为围绕一个中心开展,那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全面发展的社会注意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育人就是培育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的时代新人,高校资助育人的模式必须根据新时代高立德树人要求,集合高校自助工作实际,创新资助育人模式。具体而言就是高校资助育人可以从育人机制、育人工作思路、育人体系、育人系统性等方面根据自身实际创新。按照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部署,高校育人模式可以围绕“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8],采用“育时代新人为中心,经济帮扶、文化培育、能力提升、制度保障为驱动”的育人模式。通过有偿和无偿的资助,为学生提供物质保障,锻炼自立自强品格;通过诚信、感恩、法治、责任担当、励志自强文化等来滋养受助学生之心;以提升为重点,促进受助学生自我认知、终身学习、实践创新、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等能力提高;通过完善物质、精神两方面资助制度,摆脱传统资助制度建设“重心始终在物质资助上,物质资助和精神资助制度发展存在失衡”[9]83困境,为受助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4.树立三全育人意识,协同各方推进资助育人。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该是始于学生资助工作,而超越学生资助领域,要与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各类课程任课教师、党政干部等密切合作,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资助育人格局。
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中,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与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各类课程教师、党政党部等保持联系,寻求他们在育人方面给予必要协助,同时也要将学生资助领域的育人题材分享给他们,丰富他们教育教学的案例来源,提升教育教学实效,进而进一步提升他们参与资助育人协同的主动性、创造性,浓郁校园育人氛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9(01)
[2][3][5][8]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2017-12-07)[2020-03-02].ttp://education.news.cn/2017-12/06/c_129758619.htm
[4]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2018-09-11(01)
[6]杨振斌.做好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8,(5).
[7]张志勇.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6).
[9]黄建美,邹树梁.高校资助育人创新视角:构建多维资助模式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04).
 
项目来源:梧州学院2018年科研项目“0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18D013)阶段性成果;2018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马克思主义素养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018SZ06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慧(1972-),女、籍贯:广东佛山、学历:本科、职称:初级梧州学院学生工作部(处)学生资助服务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高校思政政治教育与学生资助。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