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论文鉴赏
关于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2日 09:46 点击: 339 发布:中国人民大学
关于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陈 旺,焦 敏,武文娟,刘永刚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摘要: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是高校教育进行计算机类实验教学的重要平台,也为高校的科研创新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本文通过总结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其进行综合统筹管理的对策,总结了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实验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关键字:计算机实验室;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建设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专项课题“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调研与探索”(编号:2018SYSYB11)
作者简介:陈旺(1992-),男(汉族),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实验教学与实验室设备管理;焦敏(1975-),女,博士,高级工程师(通讯作者),综合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高校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研究
 
 
 
Research and thinking on the management of computer laborato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Wang, Jiao Min*, Wu Wenjuan, Liu Yonggang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computer experiment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mputer laboratory provides strong support for the practice of compute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mputer laborato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alyzes and advantages pertinently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it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ummariz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t may faces. The paper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for the training work of the high-quality comprehensive person.
Keywords:Computer laboratory; Laboratory management; Laboratory planning
 
高等学校是我国进行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对我国主要科研攻关任务发挥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是高等教育进行计算机实验教学的重要场地,肩负着相关科研与创新等任务,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计算机实验室已经成为高校开展人才教育[]与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

1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高等教育计算机实验教学的重要平台,计算机实验室是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探究科学问题的重要实践基地。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一方面体现了高校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水平,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实验教学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逐渐完善,但在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1,对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一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浮于表面,长期规划不足;二是对实验教学的支撑力度不够。2,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体系滞后于实验室的整体建设,缺乏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没有很好地进行统筹设计与规划。3,计算机类实验教学仍在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没有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4,计算机实验室人员队伍建设不受重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流失比较严重,严重制约了计算机实验室的整体发展。5,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安全措施不到位,强弱电没有分离走线,消防设备不规范等问题。6,部分高校的信息智能化管理水平不够,系统多而杂,不同系统的部分模块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重复购置等问题。

3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对策研究

3.1  明确定位,管理制度统筹

定位明确、管理制度统筹是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其定位不明确,一切都是空谈;其管理制度不能统筹规划,管理将无从谈起。计算机实验室是高校的计算机通识教育和计算机专业教育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必须要先明确实验室定位,通过各种途径如发展汇报、宣讲等引起各级领导和教师的重视,加强与校内外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明确和提高实验教学和科研创新的核心地位。

3.2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计算机实验室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科研创新和实验室建设的综合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应当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专业人才队伍与日常事务性管理的教辅工作不同,必须打破常规的观念,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适时适当地提高人才的准入门槛,重视其专业技术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评价。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其对新实验人员的专技能力、科研创新等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需适度增加实验室人员对外交流的支持力度,加强整个实验队伍的学术水平建设,促进开展多学科领域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和科研创新合作。针对计算机实验室人员,应杜绝以实验室为跳板,造成人员流失,设立正高级职称岗位的晋升空间,同时考虑将计算机专业类高级别实验教学拔尖人员纳入计算机类专业的学术委员会,加强对学生实验教学学习效果的考核。

3.3  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现阶段,高校对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教育需要改革并不断完善自己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推行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并行模式。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总体可分为三个层次:通识类基础教学、原理与技术类应用教学、科学与创新类科研创新,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需求要构建与之相应的教学体系,进行精细化教学,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学为所用、协调发展。针对基础实验教学,主要采用传统课堂教学与计算机验证性实验相结合;对于技术应用层面的实验教学,主要采取理论教学与计算机开放式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计算机科学与创新的专业人才,则采用探究性的综合型实验与“产学研”融合的科技创新型实验交叉培养方式;同时可结合校内外竞赛类项目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提升其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对实验教学取得的成绩纳入人才队伍考核范围,作为奖励机制的一项重要指标。

3.4  加强设备网络与安全管理

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网络的正常使用和实验室安全是保障日常实验教学、科研创新的基础。在我国高校教育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各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其中计算机类设备(包括软件和硬件、网络等)的更新换代更是日新月异。在设备日产管理过程中,均由实验室加强追踪,保证“一物一码(签)”[],提升了设备管理效率。现阶段,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设备管理,特别是选购软硬件要充分考虑到未来几年的教学及科研需求;在进行升级改造的综合设计时,考虑多终端数据问题及未来网络提速需求,尽量避免重复建设等。

3.5  提高信息化建设

在“互联网+”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实验室管理需将传统模式与现代技术相融合[],信息化水平的建设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实验室甚至学校的管理水平,因此要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在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支持下,通过信息化建设,让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尽量摆脱物理空间和时间的束缚,对整合软硬件资源及规范且高效地管理计算机实验室提供极大的便利。

4  计算机实验室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计算机实验室在保障日常实验教学任务外还拥有着新的发展机遇。针对高校内部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层次对外开放,提升计算机实验室的定位,同时根据接收到的学生反馈意见不断完善,保持向前发展的势头。对于社会性质的培训、实训及考试等,在保障正常教学不受影响及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同时,研究“校企合作”模式下“产学研融合”发展,激发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落地的热情,探索企业或其他渠道对实验室进行投资的发展模式。

5  总结

计算机实验室是高校实验教育和创新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平台,其管理更是一项高难度的系统工程,是实验教学、科研创新等工作的重要保障。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高校对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要求也不断提升,作为管理者,必须深知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来综合制定管理制度理论,通过管理制度理论指导并优化实际工作,在各项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理论,使得理论与实践不脱节、实践与理论相适应。根据现代信息的发展速度,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也要有一定的预见性,积极面对未来的发展机会和挑战,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