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收录论文
“321”培养模式下土木工程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4日 16:22 点击: 107 发布:

“321”培养模式下土木工程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周广盼,张于晔,范  进,蒋冬启,张  宁 

(南京理工大学 理学院 土木工程系,江苏 南京 210094)

 

[摘   ] 针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以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开展研究。首先分析了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变局,提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改革的破局点,实践教学是本科人才培养链条上至关重要的一环;其次,分析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了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基于“321”人才培养模式的四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详细阐述了思政融入、毕业要求支撑关系、考核方式改革、教学内容更新、线上、线下混合式实习平台、青年教师工程实践保障机制等改革措施。

[关键词] 本科人才培养;土木工程;递进式实践教学;思政融入;创新创业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新基建”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32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21-A-27】;2021年度南京理工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工程重点项目 “新时代“国际土木工程师”微专业建设工程”【无】;2021年度南京理工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工程一般项目“重点专业建设—一流专业土木工程”。(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 周广盼(1989—),男,山东菏泽人,博士,南京理工大学 理学院 土木工程系讲师,主要从事结构抗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当今,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国博弈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三大变局,亟待开展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向国家和国防需求的拔尖人才培养、以及面向新形势、新要求的课程教学改革[1]。国家提出了“四新”、“双万计划”、工程教育改革试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等新战略[2]。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改革的破局点,南京理工大学为培养创新性精英人才,构建了“321”人才培养模式,即开展通识、学科、专业3个培养阶段,培养目标依次为强基础、促融通和重选择;培养行业精英和学术领军2种类型人才,前者注重复合交叉和工程实际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后者注重本研贯通衔接,着力提升学生学术创新思维;最后,一人一方案,建立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导学机制,逐一帮助学生找准发展方向、设计实现途径。

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链条上至关重要的一环,但高校实验课程、实践环节种类繁多,相互之间较为独立,关联性不强,如何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整合,构建多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二、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3],教育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改革激活力、增动力,这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目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1)实践教学主线不清晰,未体现层次性和递进式,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4];(2)对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入,或可有可无,或突兀插入,没有做到有机融入[5];(3)各实践环节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不够清晰,教师不能有的放矢的开展相关教学活动[6];(4)考核方式过于单一,未遵循“两性一度”标准[7];(5)部分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重复陈旧,没有做到与时俱进[8];(6)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受新冠疫情影响,不能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实习基地,线上实习效果大打折扣[9];(7)青年教师工程实践经验需要增加,没有相关机制保障和促进教师参加生产实践[10]

三、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讨—以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一)四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基于南京理工大学“321”人才培养模式,结合202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土木工程专业构建了“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四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打通实验课程、课程设计、项目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研究生课题间的壁垒,主要环节如表1所示。

 

1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四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四层次

主要环节

主要内容

面向年级

层次一

基础实践环节

军训、劳动教育、大学物理实验、编程语言课程设计、电工电子实验等独立设课的基础实验。

本科一、二年级

层次二

专业实践环节

专业课课内实验,如“工程力学试验”、“结构试验”等独立设课的专业基础试验;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等专业基础实习;“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等专业课课后实践环节。

本科二、三年级

层次三

综合实践环节

体现专业进阶和专业方向特色,主要含“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等方向课实践环节;校外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三、四年级

层次四

创新实践环节

注重跨学科交叉和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主要含科研训练、土木工程创新创业训练、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和素质发展实践活动。

贯穿大学四年,重点在三、四年级完成

 

另外,面向行业精英和学术领军两种类型人才设计内涵和要求,打造不同的实践实训培养路径。根据学生能力,在进行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论文)拟题时注重层次性,鼓励早拟题、早双选、早发布,并与前期综合实践项目衔接,鼓励和吸引学生早进实验室、早入科研团队,保证项目的延续性。针对“学术领军”型学生,侧重学科前沿项目和跨学科创新项目训练,逐级提升项目挑战度;针对“行业精英”型学生,侧重强化工程实践和专业拓展训练,将企业行业的尖端前沿项目转化为综合实践教学内容。科研训练,实行中期分流,难以完成课题研究的学生通过选修开放性实验等补足学时,科研训练的进展情况作为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重要参考条件。

(二)明确各环节德育目标和思政融入点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本专业依托南京理工大学军工、国防方面的背景和学科优势,秉承“军民融合”、“理工融合”的新工科办学理念,强化忠诚报国教育,传承军工匠心,培养学生形成 “顾大局、甘奉献、有担当”的特质,着力培养学生“中国工程师”责任意识。组织各实践环节教师重新撰写大纲,明确各环节德育目标和思政融入点。

(三)建立各环节支撑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基于OBE教育模式,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11]中对于12条毕业要求的规范,建立了各实践环节支撑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如表2所示,其中,H、M、L分别表示高、中、低相关度,并在课程大纲予以明确。

2 各实践环节支撑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实践环节

毕业要求对应指标点

工程测量实习

5.1~5.3(H)

工程地质实习

7.1~7.2(M)、12.1~12.3(L)

认识实习

7.1~7.2(H)

生产实习

12.2~12.3(M)

专业综合实习

7.1~7.2(M)、12.1~12.3(H)

工程力学实验

4.2~4.3(M)

结构试验

4.2~4.4(H)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3.1~3.2(H)、5.1~5.3(H)

钢结构课程设计

3.2(H)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

3.1(M)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3.2(H)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3.1(M)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3.1(M)

建筑学课程设计

3.1~3.2(M)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3.1(H)、3.3~3.4(M)、11.3(M)

毕业设计(论文)

3.1~3.4(H)、11.3(H)

土木工程创新创业训练

10.1~10.3(L)

(四)改革考核方式,提升挑战度

根据教育部“两性一度”要求,教学形式需要呈现互动性,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因此各教学团队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加生讲生评、生问生答和小组讨论等环节。此外,根据各实践环节支撑毕业要求对应的指标点,在教学大纲中明确相关知识点、考核形式及成绩比例,包括考勤、随堂测验、习题、大作业、报告、分组汇报、口试、笔试等,并建立优秀、良好、中等、合格所对应的评判标准。

(五)更新实验课程、实践环节教学内容

2022版培养方案中,实验课程、实践环节内容总体更新率达到30%,实践学分比例达到专业总学时(必修)的30%,减少演示性、操作性实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达85%。在“综合”和“创新”层次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的跨学科交叉,注重利用学校建立的“力学与土木工程创新工作室”等30余个X·Space品牌高水平创客空间、250余项开阔学生学术视野的综合性创新性开放实验项目、校外合作实践基地(表3),将教师科研项目、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岩土工程竞赛、BIM竞赛等学科竞赛题目转化为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此外,通过3D场景制作、平台搭建、VR设备购置,新建“混凝土板爆炸荷载下的破坏过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

3 本专业校外实习、实践、实训基地

序号

合作企业

1

南京鑫翔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2

南京旭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3

常州天普马鞍板有限公司

4

江苏长江机械化基础工程公司

5

苏州网架构件有限公司

6

江苏省建苑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7

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8

南京青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9

中核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10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

常州信达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12

江苏长江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13

南京数维测绘有限公司

14

江苏龙腾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5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6

苏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六)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实习平台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针对认识实习、工程地质实习、生产实习等校外实习环节,本专业建立了线上、线下混合式实习平台,可根据疫情发展情况,调整各实践环节课时安排。通过增加线上考勤、线上互动、专家讲座、优秀视频资源库等措施,保证线上实习不缩水。

(七)建立青年教师工程实践保障机制,鼓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本专业成立了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委员会,制定了《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关于提升土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若干措施》(2019),规定了青年教师参与工程实践研究的年度最低要求,保证教师的工程背景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此外,本专业促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深度融合,推进项目引导式实践教学改革,支持大学术团队开展项目引导式改革试点。本专业教师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所获部分奖项如表4所示。

4 本专业学生竞赛获奖

年度

竞赛名称

奖项

2017

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一等奖

2018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金奖

2020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

特等奖

2020

江苏省高校创新创业“金种子”孵育活动

五星级项目

2016

江苏省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

一等奖

2018

江苏省第一届“构力杯”高校BIM装配式设计大赛

一等奖

2017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

二等奖

2020

江苏省第三届“构力杯”高校BIM装配式大赛

三等奖

2016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优秀奖

四、结语

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基于学校“32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202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构建了“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四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了各实践环节德育目标、思政融入点、支撑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通过改革考核方式,提升了挑战度,更新了实验课程、实践环节教学内容,建立了线上、线下混合式实习平台和青年教师工程实践保障机制,鼓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培养了学生“中国工程师”责任意识。学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创青春”金奖、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特等奖、江苏省高校创新创业“金种子”五星级项目等多项奖励,为今后成为行业精英、学术领军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伟, 陈仁山.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 教育现代化, 2020, 7(36): 88-91.

[2] 刘涛. 基于创新导向的三级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厦门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12): 182-183.

[3] 教育部课题组. 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 人民出版社, 2019.

[4] 马立国, 刘继良. 土木工程专业全过程递进式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与实践[J]. 高教论坛, 2020(8): 23-25.

[5] 韩秀婷. 思政课“递进式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 船舶职业教育, 2021, 9(5): 51-54.

[6] 戎贤, 张健新, 刘平, 李艳艳.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改革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1): 131-132.

[7] 龚湘兵. 浅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J]. 教育现代化, 2020, 7(17): 49-50.

[8] 方焘, 薛凯喜. 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方法与平台改革探索[J]. 高教学刊, 2019(21): 41-43+46.

[9] 黄健, 巨能攀, 廖军, 石豫川. 疫情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野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 中国地质教育, 2020, 29(4): 98-101.

[10] 唐毅, 王家全, 吴辉琴, 黄柳云, 陈胜前. 基于专业评估(认证)和一流专业建设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改革[J]. 教育现代化, 2019, 6(53): 47-49.

[11]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S]. 2017.

 

 

 Progressiv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Civil Engineering  under"321" Training Mode

ZHOU Guang-pan, ZHANG Yu-ye*, FAN Jin, JIANG Dong-qi, ZHANG Ning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School of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94)

Abstract: In view of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takes the Civil Engineering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o carry out studies. Firstly, the changing situation faced by higher education is analyzed, the viewpoint that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is the breaking point of reform is put forward, and tha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s a crucial link in the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chain; Secondly,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are analyzed; Finally, the four-level progressiv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established by the Civil Engineering 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ed on "321" talent training mode is introduced; The reform measures are expounded in detail, includ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supporting relationship for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reform of assessment methods, renewal of teaching contents, online-offline hybrid practice platform, and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guarantee mechanism for young teachers.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civil engineer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progressive practical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