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大学专业课程实施项目化学习的整体考量
代双璠 王泳微 肖广德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在大学专业课程中实施项目化学习,可兼顾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是提高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大学专业课程项目化学习的整体规划包括按主题重组课程内容,重新规划课程目标,以及从课程整体出发设计恰当的项目类型,在实施上,需要整体考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展的学习主体组织策略,以及利用数字环境为学生提供恰当支持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专业课程;项目化学习
[基金项目]2020-2021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智慧教育视域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2020GJJG005)。
[作者简介]代双璠(1999-),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2021级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在读,主要从事数字化学习研究;王泳微(1998-),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2022级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在读,主要从事智慧教育研究;肖广德(1973-),男,河北衡水人,博士,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数字化学习、信息科技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大众化迈入普及化发展阶段,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教界关注的重点。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1],该文件强调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大学专业课程是高校实现专业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在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提高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焦点之一。
大学专业课程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设计而成,一般都具有领域清晰、指向性强、内容深入且复杂等特征。为了满足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大学专业课程要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多维的训练。如何使每个学生在专业课程中都获得良好的发展,助力其毕业之后的专业深造、职业发展呢?
专业课程的学习既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也需要学生得到一定的专业实践训练,以便学生能形成全面的专业素养。项目化学习所具有的综合性、探索性、合作性等特征[2],能为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强力支撑,是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专业课程实施项目化学习的必要性分析
每门专业课程都是学生综合专业素养的构成要素之一,通常旨在为学生铺垫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强化学生形成与之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在大学专业课程中实施项目化学习,通过设计和开展一系列的项目活动,可使得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加高效地掌握与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3]。
1.项目化学习是发展新的课程类型的重要选择
传统的大学专业课程通常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实习实践等课程类型,这些课程类型为学生提供了多维的学习途径,共同实现学生培养目标。与之相应,不同课型的任课教师,则采用与课型相配的教学方式,以实现课程的设置目标。不难看出,传统专业课程设置方案虽然也关注学生专业素养的综合培养,但是,各课程类型之间存在隔离,学生的知识学习、实践训练等方面之间的整体性、系统性存在不足。
项目化学习是基于真实的情境,探索问题解决过程的一种学习方式。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根据问题解决的需要,学生既需要掌握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知识原理,也需要经历问题分析、解决方案设计、实践方案、修改方案等探索过程[4]。因而,项目化学习可打破各类课型之间的壁垒,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学习过程,可在一种课型之中可实现多种课型的培养目标,在发展新的大学课程类型中具有重要作用。
2项目化学习有助于发展大学生的专业素养
专业课程学习指向大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为学生未来基于专业理论去从事专业实践和专业研究奠定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是大学生专业素养的关键性构成要素,在学生的专业素养发展过程中缺一不可。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将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进行有机结合,从而高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水平,成为变革大学课堂教与学的方式,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在他人的引导与帮助下,经过不断的自我建构,从而形成个人的认知结构[5]。项目化学习正是从问题情境开始,以问题解决为目标,打破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之间的藩篱,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融合在一个项目学习过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既要发现其中涵盖的理论知识,也要能将问题解决建立于实践条件之上,并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问题条件融合应用于问题解决的具体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有效转化为专业素养的过程。
3项目化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探究能力
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其课程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当前学生能达到怎样的专业素养水平,还需要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专业深造做好充分的铺垫,这就需要使学生形成能助力其终生发展的专业探究能力。这种能力是融合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而形成的能力,离不开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和认识。
项目化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探究过程,其以最接近真实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为学生提供多元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多维认识,并形成高阶能力[6]。在项目学习中,学生通常会建立合作小组,分工协作探索问题解决方案。学生不仅要能恰当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发展包括资料检索、资源整合、团队建设、项目管理、前沿跟踪等在内的多方面能力,项目学习的结果将大大超越专业问题解决本身,能使学生得到综合的专业训练,是学生专业探究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
三、大学专业课程项目化学习的整体规划
在专业课程中实施项目化学习,需改变通常的逐课时、逐单元的授课方式,从项目化学习所具有的综合性、整体性等特性出发,以主题、目标、项目为基础,对课程学习方案进行整体规划。
1.课程内容规划
一门专业课通常由若干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的内容指向学生需要掌握的课程的不同部分,希望学生在逐个学习了课程的不同部分后,进而形成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掌握。实施项目化学习,需要打破以单元为唯一依据的课程划分方案,将课程内容按主题进行划分。
将一门专业课程按内容主题划分,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并对课程原内容中的各个单元进行分解和重组。内容主题划分的目标不是让学生掌握孤立的理论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在每个主题下能获得包括理论知识、实践训练在内的多维培养,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问题解决能力。一个内容主题往往会打破单元界限,将解决问题需要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并能提供与之对应的问题解决完整过程的实践训练。
2.课程目标规划
传统的专业课程方案中,课程的总体培养目标往往被分解成单元目标,依据单元内容实现课程目标。而实施项目化学习的专业课程,需要按课程内容主题重新规划课程目标,以使每个主题都能达到多维培养目标,进而整体上实现每门专业课程的总体培养目标,并能适应发展学生专业探究能力之需要。
课程目标规划至少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则是在各个内容主题下,如何涵盖课程的所有理论知识,二则是如何通过各个内容主题使学生获得全面的专业实践能力。规划课程的目标,可根据项目化学习的特性,综合考虑设置并列型的目标和递进型的目标,并列型目标用于完整实现课程覆盖的内容,而递进型目标用于不断提高目标的层次。在具体操作中,为实现课程涵盖的理论知识,各个内容主题主要设置并列型目标,而在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则主要设置递进型目标。
3.课程项目规划
项目规划包含了完成项目化学习所必备的驱动问题、项目实施等方面内容的设计与规划。项目化学习通常由驱动问题开始,一个驱动问题通常会描述问题发生的情境、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条件要求等方面[7]。项目实施主要包括项目化学习的主要流程、可利用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和资源等方面。
驱动问题所涉及的情境的复杂度,会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综合程度,解决问题过程的探究深度,是项目规划的重点内容。根据课程内容主题的特性及其要实现的课程目标,项目化学习的驱动问题可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单一性问题和综合性问题。单一性驱动问题的解决方案涉及的理论知识相对明确、指向单一,而综合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则需要综合多个理论知识、复杂的过程。由此,根据驱动问题的特性,课程项目可分为单一性项目和综合性项目。单一项目主要适用于并列型课程目标的实现,而综合性项目则主要适用于递进型课程目标的实现。
四、大学专业课程项目化学习整体实施策略
大学专业课程实施项目化学习,需要根据专业特性、课程特性、学生构成特征、数字化资源环境等进行整体考量,好的实施策略是项目化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
1. 学习过程指导策略
项目化学习通常会跨越多个课时,学生在此期间会经历多种形态的学习形式,包括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其中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将占据项目化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项目化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性,彰显了教师指导作用的重要性。教师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是项目化学习的必要组成,可使学生获得良好学习效果。通常情况下,项目化学习的过程指导应坚持前提要求、过程跟进和成果引导相结合的策略。
前提要求是指在项目化学习开始之前,教师要把学习过程的条件、要求尽可能详细地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尽可能了解学习过程的流程和具体操作方法,进而减少学习过程中的事务性指导。过程跟进是指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的疑问。由于大学生已经是成人,具有完整而独立的人格,能独立进行学习探究,且绝大部分能自我监控并规划自我的学习,因而在过程跟进中,教师需要恰当分析指导的时机,坚持无需求不指导的原则,尽量使学生自主完成探索过程。
成果引导是指教师利用项目作品完成时的互评过程,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习引导。成果引导要注重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的综合利用,特别要发挥作品互评等“以学生为中心” 的评价方式的优势,引导学生回溯作品完成过程,借鉴同侪的建议改进问题解决方案。研究表明,这种评价性的引导,对大学生的改善学习效果作用非常明显。
2. 学习主体组织策略
项目化学习通常把3~5名异质的学生划分成一个小组,进而构成项目化学习的主体。由于小组成员之间特性互补,相互之间便形成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的关系[8]。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能力强的学生时常担负起全部探索任务,而其他学生则成为学习过程的旁观者。如何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使得每个学生都获得充分发展,都能在专业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等方面达到相同水平呢?
一种可行的策略是,在项目化学习的不同阶段,使小组成员之间的单纯协作关系,转变为协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如在项目开始的分析阶段,全体小组成员相互协商,共同分析、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而在项目后期让每个学生都完成项目作品,并相互评价。另一种可行的策略是,让小组成员在不同项目中担负不同的角色,以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获得各种角色的全面训练,都有机会经历多维的学习,在理论学习和实践都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3. 数字环境利用策略
在专业课程项目化学习中,学生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学习、探究、交流的状态,对课程内容反复学习、搜索各种可用资源、小组成员间交互观点等是学习过程中的基本需求。大学专业课程实施环境已经逐步数字化,智慧学习环境也在普及之中,充分利用数字环境在内容、资源、交互、分享等方面的优势,可使大学专业课程实施项目化学习取得更好的效率与质量。
大学生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主要由学校构建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和学生日常使用的网络交流工具构成。自本世纪初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完善,高校的数字化学习平台通常都具备了丰富的教与学的功能。而人人必备的日常网络交流工具,则有效拓展了学生课程内外的信息交流方式。
在专业课程项目化学习中,充分利用数字环境的首要目标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内容、资源与人员汇聚的线上空间,与线下空间共同构成学习空间,为学生学习课程内容、分析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检验问题解决方案等项目化学习步骤提供过程化支持。根据项目化学习的特点,除了完善的数字化课程内容之外,利用数字环境进行指导反馈、资源分享、观点交流、作品互评应是过程化支持的重点所在。这就需要以数字化学习平台和网络交流工具为基础,建立资源与信息畅通分享的数字环境,以使学生可以获取与课程相关、与项目化学习相关的全方位信息。
结语
项目化学习让学生直面真实情境问题,能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能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获得超越课程内容的认知。大学专业课程实施项目化学习,可兼顾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综合的专业素养。整体来看,项目化学习常常会跨越课程内容的多个单元,大学专业课程实施项目化学习,需要做好课程的内容、目标和项目类型等方面的整体设计,在实施上,需根据专业特性、课程特性、学生个性特征等因素,整体考虑学习过程指导、学习主体组织和数字环境利用等方面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11_402759.html,(2019-10-08)[2023-09-06] .
[2] 常文强,王小宁.项目式教学在“药学综合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3(26):149-152.
[3] 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 世纪的中学教学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Seman L O,Koehler L A,Bezerra E A,et al.MPPTjs: A JavaScript simulator for PV panels used in a PBL application[J].Energy Procedia,2017,107:109-115.
[5] 何克抗.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04(07):15-18+23.
[6] 安奈特·科莫斯,里卡·布罗加德·贝特尔,杰蒂·埃格兰德·霍尔加德等.项目类型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概念框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42(03):47-54.
[7] 张彬,桑国元.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学科差异与质量提升[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3,37(05):8-15.
[8] 夏雪梅.指向创造性问题解决的项目化学习:一个中国建构的框架[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06):59-67.
A Holistic Consideration of Tak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Courses
Dai Shuangfan, Wang Yongwei, Xiao Guangde
(College of Education,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2)
Tak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Professional course in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courses can take into account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bility, 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of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courses includes reorganizing the course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theme, replanning the course objectives, and designing appropriate project typ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hole course. In terms of implement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overall guidance strategy for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and the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of learning subjects so that each student can get full development,and strategies for using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to properly support students.
Key words: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courses; project-based learning